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第7讲病句辨析之语序不当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基础知识 第7讲病句辨析之语序不当课件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语言 基础知识 病句 辨析 语序 不当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辨析病句语序不当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之每日积累1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顺口溜总结】相敬如宾夫妻敬。2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顺口溜总结】破镜重圆夫妻圆。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顺口溜总结】举案齐眉夫妻敬。4严阵以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之敌。【顺口溜总结】严阵以待待敌人。5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顺口溜总结】青梅竹马幼男女。成语积累每日积累6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褒义词。其对象只能是有祸福可言的人或以人为主体的集团、国家等,不能
2、是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顺口溜总结】休戚相关人相关。7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事物、音信或言论。【顺口溜总结】空谷足音非足音。8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顺口溜总结】筚路蓝缕创业艰。9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顺口溜总结】汗牛充栋藏书多。1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顺口溜总结】耳提面命长对晚。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对病句的考查要求。2明确正确辨析病句中语序不当一类的方法策略。考点解读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进行辨别与剖析,即认清句子表达有无语病,有什么语病;“修改病句”是实际操作修改存
3、在语病的句子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使之变成正确的语句。考点解读辨析病句是高考必考考点,又是考查热点。在考查形式上,题型较为固定。一般辨析病句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题干设计倾向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较少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客观题分值都是3分。所考查的语病,一般都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语病,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来自于当前书报、网络、电视等。考查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考点解读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一般
4、分为语法性病句(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搭配不当)和语意性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专题主要对语序不当进行论述。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语法及习惯。常见的语序不当的现象有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层)状语语序不当、状语或定语位置不当、虚词位置不当、并列词组语序不当、分句排列顺序不当等几种类型。【提问方式】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一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误。例1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解析:此句属于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开展的”修饰“历时三年”,应将
5、“开展的”放在表领属的名词“本市”的后面,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例2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解析:“所有”应修饰“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而不应修饰“中国”。“所有”应放在“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的前面。方法点拨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如: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
6、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典题精讲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B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今天起至16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不断东移,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降雪天气过程。C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D前些日子,成龙在微博中表示将他收藏的20年前的4间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消息一出,争议四起。典题精讲解析 A项,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位置不当致语意不明,可改为“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
7、构成的覆斗形上盖”或“一个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C项,语序不当,“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是领属定语,应该放在前面,“绵延上千公里”含数量词语,应该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后面。D项,语序不当,“20年前”应移至“他”“收藏的”之间,并删去“20年前的”中的“的”。【提问方式】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二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误,并修改。例1 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解析: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首次”与“四川”位置对调,“首次”和“针对”都
8、是状语,“首次”应在“针对”前。方法点拨例2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解析:多项状语顺序不当。把“最初”移至“五十年前”后。例3 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解析:多项状语顺序不当。把“起飞前”移至“进行了”后。多项状语排列的一般顺序:目的(状语)原因(状语)时间(状语)处所(状语)范围(状语)情态(状语)对象(状语)。可简记为:“目(因)”“时”“处”“范(频)”“情”“对”。如:许多老师昨天(时间
9、)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表处所)又(副词)诚挚(形容词)地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考点三定语、状语位置不当【提问方式】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方法点拨】定语、状语位置不当是指有时会错误地将定语当作了状语或将状语当作了定语。(1)定语误放在状语位置上例1 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解析:“热烈”作定语,用来修饰“讨论”,所以,“热烈地引起了讨论”应改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方法点拨例2 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
10、么动物的。解析:句中定语中心语“化石”和定语“牙齿”的位置颠倒,应该为“牙齿化石”。方法点拨(2)状语误放在定语位置上例3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我们向厂方提出了关于工资制度改革的明确意见。分析:“明确”应作状语,修饰“提出”;而不是作定语,修饰“意见”。因此,应把“明确”放在“提出”之前。方法点拨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误,并加以修改。1.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解析:定语误放在状语位置上,“古色古香”应修饰“青铜器”,“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应改为“印着古色古香的青铜器”。2党组织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解析:“充分”应作为“发挥”的状语
11、,而不是“作用”的定语。所以应该改为: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方法点拨考点四虚词位置不当【提问方式】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虚词是帮助实词造句的,因此,虚词的修饰和限制都有特定的对象,应该放在所修饰和限制对象的前面。如果放在后面,那么就会造成语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副词的位置不当例如果把眼前的事情不赶快做完,就会耽误后面的工作。解析:“把”字句和“被”字句中若有否定副词,应将否定副词放在“把”或“被”之前。因此,“不”字应移到“把”之前方法点拨例2 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解析: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
12、,关联词放在主语后。该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中药”,所以“不但”应放在“中药”后。方法点拨【提问方式】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五并列短语位置不当在一个句子中,并列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例1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解析:句中“碰撞、融合、交流”语序不当。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为先“碰撞”,“碰撞”之后才是“交流”,“交流”的结果是“融合”。故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方法点拨例2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