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整体把握读懂诗歌-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7 整体把握,读懂诗歌-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专题 07 整体 把握 读懂 诗歌 2023 年高 语文 古代 鉴赏
- 资源描述:
-
1、整体把握,读懂诗歌在考场如何读懂一首诗?“6角度”读懂诗歌 一、抓标题 二、看作者 三、析注释 四、看诗文 五、抓“情”语 六、借选项一、抓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21新高考全国卷寄江州白司马(2)2021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3)2020全国卷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练习题】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交代了写作事件(写诗寄给江州白司马);交代了写作对象(江州白司马)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交代写作对象(鹭鸶)。表明了诗歌题材(唱和诗);表明了写作对象(袭美);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抱疾杜门)(4)2020全国卷苦笋(5
2、)2020新高考全国卷赠别郑炼赴襄阳(6)2020新高考全国卷赠赵伯鱼(节选)表明了写作对象(苦笋);暗示了诗歌题材(咏物诗)表明了写作对象(郑炼);表明了赴任地点(襄阳);表明了题材(赠别诗)。表明了写作对象(赵伯鱼);表明了诗歌题材(酬赠诗)二、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三、析注释四、看诗文读懂“诗家语”,翻译诗句大意 1、诗句中的省略 2、诗句中的倒装 3、诗句中的词类活用分类教材典例阐释诗句中主、谓、宾成分的省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前省略的主语是“吾”,“却道”前省略的主语是“卷帘人”,省略两个主语,语言更简练。对话中上句或下句的省略“松下问童子,
4、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1、诗句中的省略意象组合中联结词语的省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联结词语,这九种意象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分类教材典例阐释谓语前置“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
5、居秋暝)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因平仄的限制,谓语前置,使诗句读起来更富有韵味,更生动有致。宾语前置“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正常语序:“百战黄沙穿金甲”,意思是经过千百次战斗,黄沙把铁甲都磨穿了。将“黄沙”提到句首,正是为强调战场上漫天的“黄沙”,突出了边塞战争的特点,以及它特有的艰苦性。主宾互换“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正常语序:黄花报霜信。将“霜信”提到句首,强调霜降来临。2、诗句中的倒装定语后置“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正常语序:几点残星雁横塞,一声长笛人倚楼。为彰显中心词,故定语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互换“我欲因之梦吴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