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4单元 课外自读(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选读
- 资源描述:
-
1、课外自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嗟(ji)耿河(gng)关塞(si)B舴艋(z) 南浦(p) 犀(x)C簟(tn) 貂(dio) 戎(rng)D离黍(sh) 鬓(bn) 膻(shn)解析C项“簟”读din。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6分)A学诗谩有惊人句谩有:空有。B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用锦制成的书卷。C长沟流月去无声长沟:长长的沟壑。D昨夜寒蛩不住鸣寒蛩:寒冬的小虫。解析B项中“锦书”指书信,C项中“长沟”指大江大河,D项中“寒蛩”指深秋的蟋蟀。答案A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6分)
2、A瑞脑消金兽B东篱把酒黄昏后C帘卷西风 D人比黄花瘦解析A、B、C三项均为倒装句。A项正常语序应为“(于)金兽消瑞脑”。B项正确语序应为“(于)黄昏后东篱把酒”。C项正常语序应为“西风卷帘。”答案D4在横线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词句。(8分)(1)此情无计可消除,_,_。(2)莫道不消魂,_,_。(3)只恐双溪舴艋舟,_、_。(4)_,渔唱起三更。(5)_,知音少,_?(6)_,匹马戍梁州。(7)湖海平生豪气,_,_。(8)了却君王天下事,_。_!答案(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载不动许多愁(4)古今多少事(5)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6)当年万里觅封侯(7)关塞如今风景剪
3、烛看吴钩(8)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阅读与鉴赏一、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完成56题。(10分)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5“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是作者翻用了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本意是什么?作者用在此是什么意思?(5分)答:_答案“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这两句是“醉话”。“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弃疾翻用此语
4、,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6下阕作者居然与松树对话,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词人什么性格特征?其中又有何含义?(5分)答:_解析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答案可看出词人性格的倔强。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渺小和卑劣!二、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679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