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课件-六年级语文-部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20 说明文 语言 特征 课件 六年级 语文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让/读/书/成/为/习/惯小 学 语 文 阅 读 理 解 教 学 课 件授 课 人:文 小 语说 明 的 语 言 特 征阅 读 理 解让/读/书/成/为/习/惯知 识 网 络01Contents目录方 法 点 拨0 2学 以 致 用0 3课 堂 小 结0 4考点: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表达,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能否删去,如果删去有什么不好。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注
2、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赏析限制性词语1.表时间:已经、早已、一直、渐渐、当时等2.表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3.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都、大多数、少数、总共、有些、大面积等4.表数量:多、有余、很少、之一等5.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6.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总是、有时、往往、通常等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这里的“绝
3、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二、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u平实性说明文u生动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1.所谓“平实”。平实: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即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
4、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2所谓“生动”。生动: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即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有时还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等。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的语言风格。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体现: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3.说明中融入个人情感(抒情)等手法。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5、三、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题型1】xx词能否删除?【题型2】xx词能否替换?【题型3】xx词有什么作用?【题型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题型1】xx词能否删除?表态:不能删,不能去掉。比较: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A原来是什么意思;B删去后是什么意思,会怎样(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2】xx词能否替换?表态:不能换。比较:A原词的意思或内容;B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C换后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与事实不符。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3】xx词有什么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解词:解释所指词语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5 詹天佑 第1课时|冀教版(共15张PPT).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