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48408
  • 上传时间:2025-11-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7.8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湖南省 益阳市 第六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出题人:何春梅 审题人:张婉妮)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一、基础知识(本题共8小题,24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嚣鸣(xio) 包扎(z) 脊背(j) 讪笑(shn)B憎恨(zng) 跌宕(dng) 譬如(p) 雕诼(zhu)C罅隙(xi) 笃实(d) 悯然(mn) 木讷(n)D. 阴霾(mi) 笨拙(zhu) 浮燥(zo)

    2、 霓裳(chng)2.下列选项中,横线处词语依次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3分)站在山顶,我仰望天空,它是那么_而深邃。这首赞歌是为了_这位默默无名的英雄。那个烟斗是这家人的祖上_下来的。A寥廓 传诵 流传 B寥廓 传颂 留传C辽阔 传诵 留传 D辽阔 传颂 流传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如今有谁堪摘(能够,可以)B. 暧暧远人村(迷蒙隐约的样子) 烟涛微茫信难求(音讯)C. 却坐促弦弦转急(但是) 何时可掇(拾取,摘取)D. 枉用相存(存在)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手)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A. 老大嫁

    3、作商人妇 暮去朝来颜色故B. 凄凄不似向前声 因为长句 C. 铁剂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D.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人生几何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遂命酒 B. 座中泣下谁最多 栗深林兮惊层颠 C. 灰飞烟灭 訇然中开 D. 粪土当年万户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B.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

    4、一个主题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C.“元和十年”(琵琶行),这是年号纪年法。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D.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长歌行”“短歌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7.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探界者”,钟扬记叙别人对钟扬的印象与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B.哦,香雪摒弃宏大叙事,着眼于日常生活情景,故事情节简洁明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丰满而又鲜活;语言清新俊

    5、逸,富有诗意。C.芣苢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将劳动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D.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融于秋江月色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8.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纤云弄巧”和“惊涛拍岸”(拟人)B.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用典)C. “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借代)D. “乱石穿空”和“天姥连天向天横”(夸张)二、现代文阅读 (27)(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材料

    6、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

    7、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8、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村前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

    9、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七律长征),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

    10、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材料二: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

    11、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

    12、在七律读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C材料二中

    13、,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D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3分)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C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11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古代帝王。(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7题。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

    14、,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

    15、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音非常沉重迟缓。“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

    16、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

    17、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

    18、,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

    19、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有删改)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大乖和二乖生活在一个经济状况良好,文化氛围浓厚,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中。B文中的大乖报复心强,缺少孩子应有的善良,而二乖却言行稚拙,情感率真,喜爱小动物,有爱心,小哥俩形成了对比。C文中作者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对事物作出反应,展示了天真稚气的儿童世界,赞美了儿童“爱的天性”。D作者描写的是平常的生活,描写细腻自然,语言平淡,情节简单

    20、,结局却出乎意料,让读者看到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情心。13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分) 1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地名,

    21、位于宜昌之西。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笔力苍劲,伸缩自如,将国难家恨、与友人难分难舍之情共融一炉,其感情基调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全然不同。B. 首联引用老莱子彩衣娱双亲的典故后发出感叹,既揭示了战争中天伦孝道难见的现实,又暗扣诗题中的“觐省”之意。C. 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两句结构对仗、意义相承。用一个问句,表示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D. 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二字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16. 这首诗的颈联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景物?请简要赏析。(6分

    22、)(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9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用鸟的处境写自己处境的一句是“ ”, 这一句不禁令人想起曹操短歌行中“ ,何枝可依”的凄凉感。(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以清酒祭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4)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江水面对直插高空的石崖,拍打江岸激起白雪似的浪花的句子是: , , (三)文言文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翻译题。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23、,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18、翻译下面的句子(1)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3分)(2)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4分)19、你认为赵王不用廉颇的原因是什么?(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倾情推荐”,再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激发起读

    24、者的购买欲望。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 ,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的情况下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而去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好比 ,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

    25、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 。在书店的书架上,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同样频频上演。这是市场的选择。虽然很多书店具备公益机构的某些性质,不少书店还主打文化情怀,但归根结底,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一门生意,首先需要通过买和卖来保证自身的生存。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许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

    26、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发生,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许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老许”在平凡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事着看似并不起眼的工作,但都默默地为这个社会贡献着光与热。在你的身边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老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尽情抒写你眼中、你心中的他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一语文期中答案1、C ( A、脊背的“脊”读j 讪笑的“讪读”shn B雕诼应为“雕琢”读zhu D 笨

    27、拙的“拙”应该读Zhu “浮燥”应该为“浮躁”。2、B(寥廓:多用于空间范围 辽阔用于平面范围。流传和留传的区别是:流传侧重的是一种自然形态,是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而留传只能指纵向的,表示只能传下去而不能传开来。 传颂与传诵两者的区别1、对象不同:传诵:传诵多用于诗词、文章等。传颂:传颂的为多用于名声等。)3、A(B信:确实 C、却:退却,退回 D、存:慰问 )4、D(英雄古今意义相同)5、B( A、事:侍奉,名词用作动词;酒:上酒,名词用作动词。B、泣.动词用作名词,眼泪;栗:使动用法,使战栗C、灰和中都是名词用作状语。D粪土和子都是意动用法.)6、C、“一个

    28、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年号”错,有时一个皇帝有好几个年号。7、D(”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错,这句诗是侧面烘托琵琶记忆高超,弹奏出的音乐非常感人,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当中。)8、C(卷起千堆雪,运用的是比喻,比喻中的借喻。)9、D(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错,文章并没有说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其中“商量”表怀疑 ,此题属于无中生有)10、D(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选自毛泽东的西江月 井冈山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斗志昂扬、坚守阵地的乐观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B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描写进军的时间、气候、环境和战地的严峻形式势,属于现实主义风格。C

    29、“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选自要念奴娇 井冈山意思是我旧地重游见到了什么,多了一些楼台亭阁,属于现实主义。D、“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来自贺新郎赠杨开慧用“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喻指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具有浪漫主义特点)11、答案(1)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善于分辨,切忌盲从。例如,毛泽东不主张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云亦云。(2)应多方面结合历史事实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秦始皇为例,毛泽东提到不应盲目地批评秦始皇,应全面客观评价。(每点2分,举例说明1分)12、B(“文中的大乖报复心强,缺少孩子应有的善良”“小哥俩形成了对比”错。大乖商

    30、量,富有同情心,嫉恶如仇,两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但都活泼可爱,没有对比。)13、(1)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师和花园等。(2)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3)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结论1分,分析1分,共6分)14、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铺垫,“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每点2分)【答案】15. A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 “与友人难分难舍之情”分析有误,诗歌中没有表现与友人的难分难舍之情,而是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

    31、。故选A。 16. 虚实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视听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诗人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动静结合(或以静衬动)。前后两句一动一静,滩声汨汨,秋意深浓,表现出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或“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颈联“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一个“静”字,越发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读者

    32、目前。这是以静衬动的手法,写得十分传神。颈联虚实结合、视听结合,第五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曲曲弯弯牵引得没完没了。第六句为实景,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秋意更深了。“滩声”为有声之景,为听觉;“树影稀”为视觉,故这两句运用了视听结合。17、默写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 绕树三匝 (2)天姥连天

    33、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18.(1)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2)廉颇的仇敌郭开,给了使者许多金子,让使者诋毁廉颇。(第(1)句赋分点:信、用,大意1分 第(2)句赋分点:与、毁 、之,大意1分 )19、小人从中作梗(其他答案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3分)20、 蜂拥而至 海底捞针 屡见不鲜 (一个成语1分)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文“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和后文“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强调类似的东西一拥而来,可填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的“蜂

    34、拥而至”或“蜂拥而来”;第二空,前文“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和后文“难度很大”强调找书难度很大,可填写比喻极难找到或实现目的的机会十分渺茫的“海底捞针”或“大海捞针”;第三空,后文“在书店的书架上,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同样频频上演”强调这种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非常多,可填形容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的“屡见不鲜”。 21. 示例: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4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原句的“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和“去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构成因果关系,把它们分

    35、别独立成句,表述为:“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和“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的情况下”作为状语,放在“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前面。最后,连缀成句,注意逻辑。) 22. 拟人。(1分)“生命就宣告终结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赋予新书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命活力。(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书因少人问津,都将下架回仓的事实,以及抒发出作者对新书的惋惜之情。读来富有新意而亲切之感。(2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生命就宣告终结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书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命活力。根据前文“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可知本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本新书如果3个月还少人问津,就意味着该图书将下架回仓的事实,以及抒发出作者对新书的惋惜之情。读来富有新意、亲切之感。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840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