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测评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单元测评小卷(六)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畎亩(qun)傅说(yu)胶鬲()拂士(f)B冀州(j) 万仞(rn) 箕畚(bn) 孀妻(shun)C蓬舟(pn) 穷匮(ku) 弓弩(l) 按辔(pi)D曩者(nn) 智叟(su) 下诏(zho) 折戟(j)【解析】A.“拂”应读“b”;C.“弩”应读“n”;D.“叟”应读“su”。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往之女家B曾益其所不能C始一反焉D惧其不已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得志,与民由之(遵从)
2、 独行其道(方法)B人恒过(犯错误) 惩山北之塞(苦于)C惧其不已(停止)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D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解析】“道”的意思是“道路”。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 BC D【解析】A.真正,确实/诚心;B.将近/况且;C.同“增”,增加/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D.均为“动词,到、去”。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古代称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为阳。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C列子是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
3、人物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列子。愚公移山出自该书。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鲁迅盛赞这部作品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析】列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6根据提示默写。(9分)(1)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春望中通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3)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将士们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李清照渔家傲中描写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
4、完成任务。(7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有感于此,八年级(1)班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有以下三项内容:(1)【拟写对联】活动中,小南根据活动主题拟写对联,下面是他拟写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上联:共享魅力,守护文化遗产下联:创新形式,传承中华文明(2)【探究图表】“中华老字号”是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王梅等同学搜集到以下图表,请你仔细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不容乐观,50%都处于持续亏损状态,40%盈亏平衡,仅有10%的老字号在蓬勃发展
5、。(3)【学习主持】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保护非遗文化”主题班会拟写一段结束语,不少于60字。(3分)示例:同学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先辈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它、传承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非遗文化。本次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二、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
6、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解析】诗人即物起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D项中“忧国忧民”的说法错误。9“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特点。(2分) 借“折戟”叹指当年的赤壁之战。借“沉沙”叹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暗讽当朝掌权者的昏庸。借“铁未销”叹指英雄壮心不已,期望大展身
7、手。(二)(辽宁兴城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
8、”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选自韩非子)【注释】积泽:草木丛生的沼泽。国:都城。趣:同“促”,督促。降北:投降败北。禁:禁区。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将众趣救火C尽逐兽而火不救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入则无法家拂士 逐兽者比入禁之罪【解析】A.兴起,指被任用/出发;B.将要/率领;C.表转折,却,但是;D.在国内/进入。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