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镇江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镇江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红树林吸日月之精华,经风雨之洗礼,贫瘠( )的海滩湿地却是豪华的温床。它们凭着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古木苍茎,ln( )峋如蛟,一连连、一排排,结成摧不垮的团队,风流在海与岸之间,xio( )洒在水与天之间,化惊涛为诗人的吟哦,拨响大海的弦( )音,饱尝海水咸涩的滋味,苦苦死守贫寒的湿地,ning()造出福荫人类的生态环境。(摘自魏清潮海风吹过红树林)2默写。(8分)(1)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不畏浮
2、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3)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4)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5)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6) ,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其爱国情感的句子是: ,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汤姆认为当“海盗”比当“印第安人大酋长”更有前途,于是和乔、哈克一起去杰克逊岛当“海盗”。B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C范爱农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但那天他喝醉了,冒着风雨到船舷上小
3、解,所以鲁迅最终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D有一次,阿廖沙的外祖父毒打外祖母,从复活节的第一天日祷起,一直打到晚上,用拴马的缰绳打,想到什么就用什么打。(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他又把头垂到我脚下,像他以前做过的那样,把我的另一只脚放在他的头上,表示臣服和归顺,让我明白他会为我效劳一辈子。我理解他的大多数意思,并表示很愿意接纳他。我开始跟他说话,并教他跟我说话。首先,我让他明白他的名字叫“ ”,这是我救他性命的那一天,我给他起这个名字,是便于自己记住这个日子。(3)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3分)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
4、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罗刹女为什么一听到“孙悟空”三个字就怒上心头?(1分) 罗刹女不愿借扇给孙悟空,于是引发了一场恶斗,她是怎样退敌的?孙悟空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罗刹女的?(2分) 4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牛奶中含有大约3%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87%能被人体吸收。这些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UHT(超高温瞬时
5、灭菌)奶只需要常温收藏,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奶。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1)第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5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
6、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
7、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1)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2分) (2)“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有什么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2分) (3)根据材料说说“经典”有哪些特点。(2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共6分)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试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2分) 7这是一首题画诗。画幅中没有,而诗中出现了的景物是什么?(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8、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元丰二年,中秋后
9、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秦观龙井题名记)【注】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霁:雨过天晴。酌:舀取。【参考译文】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
10、,(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
11、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比出郭 (4)是夕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1读【乙】文第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3分)从雷峰塔出发在 洗脚在 休息终点是 12【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请结合画线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共11分)“此身
12、此时此地”都读书赵畅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做一哪嘴纲,读书更应这样。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
13、。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去年的树【第1课时】_长春版 (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