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习题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习题课件2 新人教版 2021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17 古诗 习题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17.古诗三首课后练习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123基础练习12主题探究12拓展提升43456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二、读拼音,写词语。dun ki g fn jng ziyo wng yn pn断 开孤 帆镜 子遥 望银 盘三、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AB四、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A望天门山一、山险水势凶1第一句中的“_”字仿佛让人看到滔滔江水呼啸而来;第二句中的“_”字既表现了山的险峻,又展现了江流的雄姿。开回2前两句诗着重写了江和山,第一句(),第二句()。A借山势写出水
2、的汹涌B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AB二、孤帆红日美1一个“_”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_带上了动态美,寓含了诗人的_之情。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出山喜悦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饮湖上初晴后雨三、晴雨中的西湖1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2作者对晴雨中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晴方好雨亦奇四、如西子般的西湖1诗人把西湖比作_,说西湖像她一样_,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2诗人认为西湖和西子的相似之处是什么?用诗中原句回答。_西子美淡妆浓抹总相宜。望洞庭五、水月交融1第一句诗描写的景物有_。“和”指_。2第二句诗把湖面比作
3、_,形象地表现了千里洞庭_的景象。湖光、秋月湖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未经打磨的铜镜风平浪静六、青山绿水“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 _,“青螺”指的是_。本句巧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秋月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工艺美术珍品,表达了诗人_ 之情。洞庭君山比喻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湖一、主题积累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诗句,排序是_。(填序号)可怜九月初三夜草长莺飞二月天映日荷花别样红 墙角数枝梅二、延伸阅读题西林壁 宋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远近高低2“缘”的意思是()A边B因为C沿,顺着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两个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B横侧远近高低庐山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5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通用版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