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一下 学期 语文 必修 墓碑 同步 练习
- 资源描述:
-
1、学生用书P35)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斥骂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棺材收殓C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哀:悲哀解析:选D。哀:惋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3、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亦以明死生之大解析:选A。A项,“函”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是形容词作名词。3下列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一份功劳。D张溥与复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竖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解析:选C。A项,不是将“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应为“把头颅和尸体合到一起埋葬”;B项,“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错,文中说“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
4、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D项,是张溥写的碑记并非镌刻。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_(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文:_答案:(1)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2)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二、语言运用5清代文人李玉写过剧本清忠谱,纪念苏州五人,其中吊墓一折有诗一首:奸祠一旦已成灰,义骨常存万古堆。人生自古谁无死?路上行人口似碑!你能从五人墓碑记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1)奸祠一旦已成灰:_(
5、2)义骨常存万古堆:_(3)人生自古谁无死:_(4)路上行人口似碑:_答案:(1)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2)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4)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6请根据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人的清高”的含义,要求不超过30个字。文人的清高源自于文人对理想人格的企盼。理想人格是人类精神的高度凝聚,历代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竖起了一块块界碑。理想人格以“虽不能至然人心向往之”“朝闻道,夕死可
6、矣”的特殊功力提升和矫正着现实人格。中国文人从小就读经史子集,耳濡目染的均是“圣人之言”,久而久之,便不自觉地以书本所描绘的理想人格自居。但环顾左右,都是活生生有欲望、汲汲自营少管他人且情感日趋功利化的感性人,心灵便受到重创,心境便大失衡。然自身修养的惯性,使文人不甘“沦落”,便满怀忧怨自我恪守。于是,清高就成了文人操守的最后一块盾牌,可怜可叹,但悲壮。文人的清高是:_ _ 答案:(示例)(文人的清高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发生隔膜和冲突的产物(文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对自我的坚持)。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缇骑/车骑湮没/辱没投缳/讨价还价B赀财/龟兹
7、冏卿/迥然 猝发/一蹴而就C逆阉/腌渍 佯狂/庠序 傫然/硕果累累D蓼洲/荒谬 皦皦/角斗 盛大/枝叶茂盛解析:选A。A项,j,m,hun;B项,z/c,jin,c;C项,yn,yn/xin,li/li;D项,lio/mi,jio/ju,shn。2下列各句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B敛赀财以送其行C颜色不少变D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解析:选A。A项,止只,有又;B项,赀资;C项,少稍;D项,曷何。3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去今之墓而葬焉B缇骑按剑而前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D人皆得以隶使之解析:选D。名词作状语,A、B、C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
8、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断头置城上C扼腕墓道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解析:选A。定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省略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司成公家传 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天启间,公为编修,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谬士大夫不附己者。公心重杨涟,而与缪昌期友。涟指忠贤二十四罪,条上之,天子不能用,反为忠贤所害,昌期亦坐死。寻有言忠贤二十四罪章者,故昌期趣公代具稿,忠贤大怒,坐曲室中,深念欲杀公。而其假子金吾将军田尔耕,顾素知公,进曰:“是人颇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