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六单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检测 第六
- 资源描述:
-
1、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第六单元内容预览:(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盘盂(yú) 探汤(tng) 诣(zh)王 侮辱(r)B、更(gng)鸣 溉(gài)汲 云鬓(bìn) 束缚(fù)C、酒酣(hn) 燕(yn)山 金柝(tuò) 湮(yn)没D、赏赐(cì) 可汗(hàn) 朔(shuò)气 墙圮(p)2、下面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2、这里指热水。 B、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C、诸儿竞走取之。走:跑。 D、阅十余岁。阅:读书。3、下面各句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鸠曰:“子将安之?” 安,安家。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C、但知其一。但:只。 D、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徒:只、仅。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吏二/缚一人/诣王。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根据提示,用合适的语句回答。(8分)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画眉鸟中“_,_”这两句表达了自由的美好。最能表明河中石兽主旨的句子是“_。”
3、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形容白雪纷纷的情景的,除此外,还有一个句子也是形容这种情景的,这个句子是_。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得出的一个成语应该是_。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言,请你结合河中石兽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2分)7、复裈中韩康伯说“火在熨斗中而柄热”的意思是_。韩母认为他“异”的原因是_。(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穿井得人(6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
4、一人于井口也”1、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2分)A 有闻而传之者 B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C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 国人道之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2、下列哪一句构成的歧义与“丁氏穿井得一人”类似( )(2分)A、叔叔亲了我哥哥也亲了我。B、真好吃!C、甲:你语我像皇帝哪,还是像太后呢?乙:你是太厚,脸皮太厚!D、手表不要退回。3、说说自己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2分)(二)蜀鄙二僧(18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住?”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
5、能也。子何恃而住?”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蜀之鄙有二僧( 鄙: )(2)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3)吾欲之南海( 之: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 )2、与“子何恃而往”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B、过王而行C、家无井而溉汲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同问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表达效果相同的句子是( )(2分)A、子何恃而住? B、沿河求之,不亦傎乎?C、缚者曷为者也? D、子将安之?4、翻译下列
6、句子.(4分)(1)、越明年,贫者自南海外,以告富者。(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文中“子何恃而往”出现两次,意思完全相同,但各自表达的语气不同。第一次语气是_,表达效果是_;第二次的语气是_,表达效果是_。(2分)6、原文开头其实还有一段: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_,_;_,_。试根据该文的内容,依照前面的句式,将其补充完整。(2分)7、尽量引用原文回答:(4分)文中“_”这句话可以看出到南海去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结果未能达到目的,贫者只依靠“_”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_8、“贫者自南海还”,你认为富者有没有去南海呢?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