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6

类型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板块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题型精研第4讲 古诗歌的表达技巧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388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PPT
  • 页数:86
  • 大小:7.1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板块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题型精研第4讲 古诗歌的表达技巧 2022
    资源描述:

    1、手法说 明作 用教材示例赏 析(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极点。(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开头设问,问

    2、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作者的感伤情怀。(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

    3、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8)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以晴天、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4、(9)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音词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手法说明及作用教材示例赏 析侧面描写亦称“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事物或环境描写对主要对象加以渲染烘托,使之突出、鲜明。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二、三两句从客体落笔侧面描写乐曲之美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山旷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江娥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了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手法说明及作用教材示例赏 析白描

    5、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虚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文学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父耕原上田,子斸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批判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通过特写镜头把事物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6、花。(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既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又揭示了诗人因客不来,夜已过半的惆怅、烦躁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第二句极写春山月夜之静,而“花落”“月出”“鸟鸣”则是以动写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形象地描写了心境的闲适、夜晚的静谧及春山的空寂。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凡是写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以及设想之景的均为虚写。实与虚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

    7、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抽象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当前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物质为实,想象为虚。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还似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属于虚写,与词人当前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梦中虚幻的繁盛景象反衬醒后现实的凄凉无奈。角度变化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或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由近而远,由水写到山,由

    8、地写到天,由静写到动,由昼写到夜,高低远近天上地下,通过铺垫,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秋景图。绘声绘色绘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通过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凡是诗词中出现了颜色词,即应考虑视觉(或绘色);出现了表声音的词,即应考虑听觉(或绘声)或动静结合;如有冷暖,须考虑触觉;如有花香之类,须考虑嗅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满山青翠欲滴,遍布似火的朵朵红花。江、山、花、鸟四景,分别被赋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衾枕冷”是触觉,“窗户明”是视觉,“折竹声”是

    9、听觉,从多角度侧面烘托了夜雪之大。手法特点及作用例句及分析(1)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2)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使后面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

    10、,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照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相照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诗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3)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结构技巧。句子里“二乔命运”乃一小事;以“二乔”立意,反映三国之争、东吴霸业,此乃大事。(4)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

    11、与权贵抗争的心声。(5)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篇。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让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心境产生无限想象,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还是对于现实的忧怨?“古诗歌的表达技巧古诗歌的表达技巧”针对训练针对训练见见“古诗歌的表达技古诗歌的表达技巧巧针对训练”(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板块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题型精研第4讲 古诗歌的表达技巧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38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