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花雨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桂花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课题桂花雨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 10 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 8 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
2、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 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 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40 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
3、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 生的 文学 修养。】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 4)1. 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出示课件 5)2. 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过渡语:要想整
4、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 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 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2. 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3. 作者
5、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生答,师总结板书:。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摇落桂花,如雨飘下一年四季,香甜生活充满欢乐思桂花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又现故乡桂花情深埋心中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作业布置。1.听写本课生字。)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字词。1.我非常喜欢lnhu(),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 dbn()的 ppo()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 chn()得越紧。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
6、 我喜欢的是桂花。()2.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3.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四、下面没有在文中出现过的事是( A 摘桂花B 摇桂花C 思桂花)。D 捡桂花【答案】一、1.兰花2.大饼婆婆3.缠二、1.厌恶2.放心3.残缺三、只要我们保护环境,大自然就会给我们许多惊喜。她心地善良,所以她经常帮助别人。四、A”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 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教具准备
7、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导入1. 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听写生字词。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茶 叶 箩 筐 婆 婆 浸 入 尤 其 缠着(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设计意图:设计复习导入这个环节,能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加以巩固,同时对这节课是一个有效的衔接。】【设计意图:听写这个环节的设计, 能检验同学对上节课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检查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 12)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2、将你找出的句
8、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 13) 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 “总是”。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齐读。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四、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卖木雕的少年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