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 名师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19 大象 耳朵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第七单元【单元导教】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引人入胜、富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继二年级上册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句讲故事,侧重学习借助提示,按照顺序讲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为中年级学习详细复述奠定基础。【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0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2.会写33个字,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3.会写37个词语,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 “像一样”的
2、比喻句。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2.能画出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能结合生活,说出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能借助示意图讲蜘蛛开店的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能借助相关词句讲小毛虫的故事。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能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3.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4.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表达: 能写出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19 大象的耳朵【课前解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内容简单、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大象的耳朵在小动物的议论中从耷拉到竖起再耷拉着的变化,很好地契合本单元“改
3、变”主题。关注课题:全文以大象“耳朵”的变化为线索,贯穿了大象内心想法的改变过程。关注课文:第1自然段直接写了大象耳朵的典型特征。正是“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特征,成为了引起小动物们讨论的原因,导致了大象的第一次改变。第2至7自然段,写了小动物们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尤其突出了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小动物们之所以质疑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这6个自然段是大象作出第一次改变的缘由。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及造成的后果。大象想法的变化带来了行为的改变,“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改变后的结果很不理想,“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4、。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第二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大象终于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继续之前耷拉着耳朵是最适合自己的状态。第13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首尾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似”和“扇”两个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加以区分。如“似”只在组词“似的”时读sh,其它组词时都读s。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两个左右结构、两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慢”“根”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竖心旁的笔顺。关注词语:耳朵、扇子、扇风、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人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联
5、系上下文理解“生来、后来、最后”,通过词性对比学习“扇子、扇风”。【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重点】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耷、竖、咦”等生字,掌握“似、扇
6、”两个多音字,正确书写“扇、兔、慢、安、遇”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1-7自然段,结合不同语境读好问句。【教学过程】一、回忆旧文,聚焦耳朵1.引出课题: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比尾巴这篇课文,发现小动物们的尾巴各有特点。你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在讨论关于耳朵的事情呢,我们也去了解一下吧!2.板书课题:(板书:19大象的耳朵)出示课件1:3.引导观察:同学们见过大象的耳朵吗?一起来看图片,结合你生活中的观察,谈谈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吧。出示课件2: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大象耳朵的。(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这句话写出了大象耳朵的什么特点?尝试找出
7、里面的关键字词。5.学习“耷拉”。引导观察:我们把“耷拉”请上黑板(板书:耷拉),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1)大+耳组成了新字“耷”,通过查字典“耷”就是“巨耳”的意思。(2)“耷拉”意思是“垂下来的,挂下来的”。出示课件3:(3)全班动作演示“脑袋耷拉下来”,进一步理解词语。启发读文思考:生字认识了,我们再来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6.认识“像似的”句式,练习用比喻句说话。(1)这句话把大象的大耳朵比作了扇子,是一个比喻句。出示课件4:(2) 强调“似”的读音,明确“似”在不同的语境中,有“s”和“sh”不用的读音。出示课件5:(3) 请同学仿照例子说话,出示课件6:7.认识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