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师说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0809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2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师说 WORD版含答案 2016 2017 学年 语文 苏教版 必修 习题 第二 单元 课师说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时间:45分钟分值:51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选C。A项,受,同“授”;B项,不,同“否”;D项,生,同“性”。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 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解析:选B。师:动词,学习。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B项,“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

    2、词,表递进关系;C项,“其”,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D项,“乎”,语气词,呢/介词,在。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同解析:选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传道”古义为“传授道理”,“众人”古义为“一般人”,“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古文”古义为“先秦及秦汉散文”。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君子不齿A小学而大遗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吾从而师之

    3、D位卑则足羞解析:选C。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A。A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分)(1)是故无贵无贱,_,_,师之所存也。(2)彼童子之师,_,_。(3)_,_。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答案:(1)无长无少道之所存(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二、阅读提升(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

    5、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兑:通“悦”。硾(zhu):系上重物使下沉。堇(jn):野葛,可做毒药。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B圣人生于疾学 疾:敏捷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要:

    6、同“邀”,求,取解析:选B。疾:奋力,用力,努力。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人苟可/其皆出于此乎B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作师说以贻之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D所求尽得/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选D。D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A项,代词,他们;副词,表推测,大概。B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下列句子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3分)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解析:选B。A项,

    7、意思是“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C项,意思是“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D项,意思是“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也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

    8、,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解析:选C。C项,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弗能兑而反说”,即“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是“弗能兑而反说”所造成的结果。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译文:(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译文:答案:(1)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2)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

    9、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不信他成不了圣人。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被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

    10、,未曾有过。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从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 凡是进行说教的人,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

    11、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头绑在那人身上让他沉下去一样,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给他喝毒药一样,(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上到至高无上的天子,这样的老师去朝见也不会感到心惭。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受到尊敬。三、语言运用

    12、(12分)13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包含的意思。要求语言简洁、鲜明。答:(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答:解析:漫画中孔子去应聘,却被“非名牌大学学生禁入”的招牌挡在门外,因此脑中充满疑惑和感叹。孔子的疑惑和感叹一定和他的“被拒”有关。概括寓意时可联系现实。答案:(1)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2)揭露了一些人才招聘单位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状。14学过劝学和师说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这两篇文章的认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上下联中

    13、要分别有“劝学”和“师说”两个词语。(4分)答:解析:作答此题时要考虑到对联的特点,还要兼顾到内容的合理性。答案: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学习当需谦虚博览,勿忘前贤师说。对联式仿写四原则1字数相等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一般要相等。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2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等等。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

    14、摇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3结构相称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对称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下面对联的结构就非常对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应这是指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

    15、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另外,对联的排序,要注意仄(三、四声)起平(一、二声)收。15就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表达上的毛病并改正。(4分)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愤学习,争取早日成才。答:解析:此种题型在高考中比较常见,因此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本题难度不大,主要的是要修改正确。答案:“抛砖引玉”改为“悉心指导”;“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离我而去”改为“退休在家”;“音容宛在”改为“形象平凡而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习题:第二单元第8课师说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80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