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016
- 资源描述:
-
1、主标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副标题:准确解读考点,进行技巧点拨,做到准确答题。关键词:高考,现代文阅读,文章结构,思路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考点解读】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索、路径和脉络,始终贯穿在文章中。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一般而言,通过分析文章的
2、意义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所以,对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考查考生对意义段的把握。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技巧点拨】一、分析文章结构1.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即总体组织安排。【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2008年高考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段分写:其中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解题指导】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
3、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看看高考怎么考,怎么答】(2008年高考北京卷)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4、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1)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解题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结构术语有对比、衬托、铺垫、悬念、伏笔、照应、呼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倒叙、插叙、层层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内涵等。我们还可以结合句段的位置来把握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开头的句段:1. 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 为下文埋下伏笔。中间的句段:1. 总结上文;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105.html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设计:第4课《望海潮》WORD版含答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