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3教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3教案 江西省 万载县 株潭中 学人 高中语文 必修 113 教案
- 资源描述:
-
1、内容学科语文年级高一时间2018 课时3主备人刘颖复备人课题师说教学目标1.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重点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二、分析课文1第2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师道”指什么?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2、,师之所存”。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第3段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3第4段。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古道”中的“道”指什么?明确:儒家道德。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三、本文写作特点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2论证上有破有立。3对比论证。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全练习部分一、 情境导入二、 讲授文学常识与故事背景,学生了解三、 师生合作,正音,划分段落层次,疏通大意总评或反思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