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练案9苏轼词两首1新人教版必修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练案9 苏轼词两首(1)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50分,用时40分钟。一、夯实语言基础(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C)A纶巾(ln)酹酒(li)樵悴(qio)卷起(jun)B华发(f)故垒(li)毫杰(ho)樯橹(l)C狼狈(bi)雨具(j)吟啸(xio)蓑衣(su)D料峭(qio)箫瑟(xio)泠然(lng)贬谪(zh)【解析】A“纶”应读gun,“樵”应写作“憔”;B.“毫”应写作“豪”,“橹”应读l;D.“箫”应写作“萧”,“泠”应读lng。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祭奠。C何
2、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解析】D项“任”的意思是“听任”“任凭”的意思。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C)A.B.C.D.【解析】A项“去”:动词,离去,流去;动词,距离。B项“还”:副词,还是;动词,环绕。C项“相”,都是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系,有指代作用。D项“胜”:动词,胜过,超过;形容词,优美,美好。4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C)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
3、“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解析】“卷”并非拟人手法。5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
4、,即显示出词人的广阔视野,不仅描绘了大江的非凡气势,且囊括了许多古代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直抒胸臆,由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而去追寻他们的足迹;且将“赤壁”冠以“周郎”,则暗示出他所思慕的英雄乃是周郎。C将“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
5、英雄的缅怀和景仰。【解析】本项引出“怀古”的内容,并非直抒胸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只能说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B)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