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猫教案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6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16 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1.继续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重点是边读边做圈点勾画。文中有许多精彩语段,可以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表格,学习做摘录的方法。2.对三只猫,作者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用生动细致的细节加以表现。学习时要反复阅读有关段落,学习作者高超的描写手法。3.学习时可以结合文中具体描写第三只猫的文字和作者的心理活动,分析作者当时的心情,理
2、解文章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2.学习敢于认错、勇于自省的可贵精神。学习重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法指导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环节二自主学
3、习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作品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另有郑振铎文集。2.写作背景受五四运动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很早就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二、字词积累1.字音郑振铎(du) 污涩(s) 红绫(ln) 小侣(l) 乞丐(i) 诅骂(z) 屋脊(j)
4、 咕噜( lu) 懒惰(du) 怅然(chn) 蜷伏(qun) 衔着(xin) 虐待(n) 郁闷(y) 惩戒(chn) 妄下断语(wn) 怂恿(sn yn) 2.词义预警: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污涩:肮脏且不光滑。安详:从容不迫;稳重。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悲楚:悲伤凄楚;悲苦。妄下断语:随便地下结论。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三、整体感知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全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从
5、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流浪猫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性情很活泼。“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
6、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地位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很受家人的宠爱。“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结局病死丢失死亡作者心情酸辛怅然、愤恨难过、内疚、有负罪感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第三只猫。这只猫被冤枉并遭受暴打,最终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死亡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 丝绸之路 _ 人教新课标 (共2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