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6 敬业与乐业.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教案 敬业 乐业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 6敬业与乐业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
2、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词。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2生难字词(1)字音 旁骛(w) 亵渎(xi d) 强聒不舍(gu) 蛀(zh)赦(sh) 言不及义(j) 调和(tio h) 妄想(wng) (2)词义【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
3、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鹜,追求。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观点、看法的语句。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明确:结构形式是“总分总”。第一部分(第1
4、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明确: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课件-第23课 最后一头战象_人教新课标 (共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