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14鲜花和星星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教学 设计 反思 14 鲜花 星星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14 鲜花和星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
2、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材分析:“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
3、”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鲜花和星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分两部分,分别描写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
4、“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课文,与诗中的小诗人一起体验夏天满地的鲜花,夜空满天的星星。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
5、爱。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体会生活的情趣,引发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3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以及学生自创的情境,紧扣词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月25日 总第69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4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培养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体
6、会生活的情趣,引发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给大家猜两个谜语:(1)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2夏天到了,草地上满地是鲜花;到了晚上,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着明亮的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鲜花和星星的诗歌。3这个词,谁认识?1)(出示“鲜花”词语卡片) 大家喜欢鲜花吗?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鲜花? 为什么?(有时候喜欢是说不出理由的) 五颜六色的鲜花真美呀! (出示“星星”词语卡片)认识吗? 2)有喜欢“星星”的小朋友吗?喜欢“星星”的小朋友我们一起读这个词。 能用“星星”说一句话吗?
7、“对,谁能把这个句子说的美一点?”3)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鲜花和星星,请伸出小手,我们来写“和”。(“和”的竖是垂露竖) 4)齐读课题。 笑着读一读。 板书课题,读准课题。(设计意图:猜谜语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因此让学生在玩中学他们很感兴趣。亲切而简单的导语使学生不光能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给这首诗歌配上了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想不想听?多媒体放映夏天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找出有轻声音
8、节的词语,用笔画出来,自己练习读准。4指名读,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1)鲜花和星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可美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多媒体放录音) 2)唷,这么美的景色都把大家陶醉了,想读吗?打开课本到90页。自己先大声读一读儿歌,遇上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3)读好了吗?那我们把书轻轻合上,先看看这些生字宝宝,能教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字卡片: 最 满地 一朵 真 一颗 喜欢 那里 花儿 睡了 数着 最:用最说一句话? 老师今天最喜欢,她声音最响亮 (老师刚才用哪个词语说话的?) 满地 一朵:看,天上飘着一朵 白云 真:想一想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前鼻音的“真” (以后读书时
9、可要仔细哟!) 一颗:“一颗牙” 天上有一颗颗?星星 那一颗树对不对? 喜欢:老师也是准备这么读的,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你们的读书声真让老师喜欢。 那里:请那里的小朋友一起读。 花儿:能读的像花儿一样美吗? 睡了:睡了眼睛那么大?声音那么响?(第一个学生读时就要这么指导.) 数着:后面的着是?这个词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把词语送给前面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读。) 5)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6)打开课本,把这些词宝宝放到儿歌中,再把儿歌读一读。(设计意图:学主通过自己试读和边看课件边听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通过多媒体出示,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
10、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三、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A.学习上段诗歌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鲜花?http:/ww w.xkb1. com2我们把这些美丽的鲜花画 地,让我们把这些花贴到草地上。3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诗中写鲜花的有几行?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4在小组里说说:你能读好哪句?为什么这样读?5汇报。师生评议。B.学习下段诗歌(步骤同上)1到了晚上(贴出星空图)花儿睡了,星星出来了,你们知道有什么星星的名字吗?把我们画的星星贴在夜空中。2这时,你想说什么呢?3你能读好哪句?为什么这样读? (设计意图: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让学生与生活实
11、际相结合,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在自由地朗读中掌握知识并拓宽知识面。通过比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最”“满”,指名认读。2分析、记忆字形。3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笔画。(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设计能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加深印象,到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能把字装好在田字格里了。通过生教生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指导正确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4月26日 总第70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4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版高职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三~四(共2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