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草_西师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西师版
- 资源描述:
-
1、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按语】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草,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大道无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是我经常仰望的“星空”。下面是草的课堂实录和华东师大著名教授李伯棠先生的点评,我作为晚辈也妄加了一些“评论”,求教于方家。顺便提一句,前不久我邀请特级教师费蔚来我校展示晓出净慈寺,课堂教学“人文、灵动、大气”。同样是古诗教学,但教学风格迥然不同,真可谓“古诗教学百花园,万紫千红总是春”!(费蔚晓出净慈寺课堂教学及评析见本人“记录教育的博客”)师:上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一首是锄禾,一首是鹅,一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和同
2、学们听听?(学生背)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徐如松评(以下简称徐评):学习古诗从古诗导入,言简意赅,单刀直入,温故而知新,唤醒记忆,增加积累,水到渠成。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徐评:课始让学生齐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背诵做出恰当的评价,即“流利”,又有“感情”,达到了朗读要求的高级阶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棠评(以下简称李评):教师用亲切、鼓励的口吻,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
3、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领读题目和作者)。这首诗有3个生字,大家看拼音,读一读。(学生拼读生字,师指名读,领读了读得不准确的“尽”字。)师:生字都读准音了。请小朋友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哪些地方看不懂?(学生自由读课文)徐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前提下,由学生确定学习起点。“写了什么”是基本要求,“有什么不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生:这首诗是写草的,我是从题上看出来的。师:你很聪明!读文章,首先要好好读题目;有些文章,一看题目就能看出是写什么的。哪儿看不懂?李评: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审题,可以窥见文章主要写什么。生
4、1:“离离”我不懂。生2:“原上”我不懂。生3:“一岁一枯荣”我不懂。生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不懂。师:干脆一句话:都不懂!(笑声)没关系,于老师帮助你们读懂。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徐评:学生对教师的问题难于把握,所以一位学生回答了字词不懂以后,其他学生如法炮制。于老师的幽默的评语不仅善意地批评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也及时地调整了提问的指向性,“写哪儿的草”,找准了切入点。于老师并不急于“解释词语”,而是从组词入手,为释义打好基础。李评: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提出疑难之词和句子,然后在讲读课文里分散地结合上下文一一予以解释。这是十
5、分高明的教法,因为这样教,不仅可以分散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上下文中自己得到正确的解释。生1:原因。生2:原来。生3:高原。生4:校原。师5:“校园”的“园”不是空虚“原”,以后老师告诉你。徐评:对于学生的知识性错误,于教师直截了当予以指正,不在此花费时间。生6:草原。生7:原子弹。生8:原始人。师: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指着刚刚板书在黑板上的上述词语)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的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生:草原!李评:教师巧妙地先让学生用“原”组词,然后在这些词汇中找上正确的解释。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思维,而且对“原”字在本文中的理解更深刻了。徐评:先
6、积累词语,再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这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策略。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李评:老师用图画的形式解释“离离”,使得教学更具形象性了。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生1: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生2: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生3: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生4: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李评:这不是看图说话吗?这不是语言训练吗?老师要有训练意识。徐评:词语教学形式多样,于老师发挥自身善于绘画的特长,采用直观法教学“离离”。不仅解释了词义,而且
7、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生1:“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生2:“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李评:学生看了老师的图以后,很快就领悟了,说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不可少的。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生: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一眼望不一边。李评:教师很有训练意识。在学生懂得了“离离”的含义后,要求学生把“离离”结合上下文说得具体一些,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就把读
8、和说结合起来了。徐评: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提高。词义的教学不能就词解词,必须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有所创造。以上是第一句的教学。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生1:我今年8岁了。生2:我奶奶今年80岁了,还能做饭。师3:不简单!祝她健康长寿!生4:祝老师岁岁平安!(掌声)生5:祖国万岁!李评:这样教学,显得极为风趣,表现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的融洽。徐评:“岁”的教学,不仅体现了情感的交融,而且极为生活化,融德育于其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师:小朋友刚才说的句子中都有“岁”字。这一个小朋友说,他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生
9、:(齐声)8年了!师:8岁是8年,1岁呢?生:(齐声)1岁就是一年!李评:“岁”字的教学设计极为高明,融理解、训练于一体。师:1岁就是一年,这不懂了吗?哎,一年有几个季节呀?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师: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师: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么样?谁能看图说一说?生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生2: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生3: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棠评:这又是一次观察、说话训练。徐评:除了观察力的训练外,更是想象力的培养。师:说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老师又画了一棵长得茂盛的草。)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