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省大联考语文试卷.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山东省 联考 语文试卷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2007年山东省大联考语文试卷第I卷(3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晕车(yn) 赧然(nn) 作践(zu) 一模一样(m) B掎角(j) 悄然(qio) 遒劲(jng) 顺蔓摸瓜(mn) C泊位(b) 撩起(lio) 折耗(sh) 铩羽而归(sh) D宽绰(chuo) 横祸(hng) 拘泥(n) 力能扛鼎(g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岔路 家具 文过饰非 食不果腹 B骄矜 蛰伏 磬竹难书 竭泽而渔 C.
2、 炫目 脉搏 旁证博引 甘之如饴 D. 凑合 蘸水 繁文缛节 渊远流长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学生是如何支配压岁钱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压岁钱呢?你是否想过用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捐给希望工程等)。对上述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查。 B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现已成为该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C2003年,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语文基础课程的依据。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4依次填
3、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只有养成了习惯,才是_的、自觉的行为,道德建设才会见到实效。 该校在培养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方面有着_特点和_优势。 在评价标准上,_要看数字,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稳固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B、稳固 鲜明/明显 既/又 C稳定 明显/鲜明 虽然/但是 D、稳定 鲜明/明显 既/又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后,布什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海湾,又指控伊拉克的比邻秘密兴建核设施,其意在敲山震虎。 B李明同学一向学习刻苦认真,每天的作业他总是苦心孤诣地深入钻研,保质保量的完
4、成,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总是名列前茅。 C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以八王为首的一班人,在超堂上忽然发难,提出八王议政,使雍正非常难堪,而满朝文武百官作壁上观。 D直到现在,我还惦记着我那首不登大雅之堂的诗稿,不知先生收到没有,也不知先生对此有何指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 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
5、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 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
6、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
7、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楮(ch)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氍毹(q sh):一种毯子。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要求。)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名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绂始为作画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B 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昆山夏
8、昶者,亦善画竹石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 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 不赂者以赂者丧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虽豪贵人勿顾也” “明旦访其人赠之”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绂颔之而已”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善于唱歌和作诗,还爱好看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
9、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第II卷(120分) 三、文言文翻译(1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译文: 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
10、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译文: 四、名句默写(6分) 13补充出下列名句的空白处。 (1)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我问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老 家孙 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
11、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仲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
12、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
13、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
14、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14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15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 16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6分) 答: 17下列对这
15、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
16、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深长。 六、选做内容,考生从以下四个题组中任选两组作答。(24分) (一)诗歌散文(12分): 1阅读下面一首七律,完成(1)(2)两个小题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1)括号处应填入最贴切的句子是()(3分)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它们都讲究押韵,请结合这首七律谈一下律诗的押韵情况(3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
17、两个小题。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鱼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 (二)小说与戏剧(12分) 1、戏剧一般要求“时间、地点和行动”的统一,请结合话剧雷雨做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2)两题。(6分)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随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
18、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买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
19、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
20、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待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3-2024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一个粗瓷大碗1.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