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年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讨论综述.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年 全国中小学 语文教育 现状 讨论 综述
- 资源描述:
-
1、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年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讨论综述自2019年11月以来,全国诸多新闻媒体就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纷纷发表文章或举行座谈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引发这场大讨论的是北京文学2019年第11期的三篇文章。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此刊刊登了一位小学生家长、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一位大学文科教师的三篇文章: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学手记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女儿的作业谈到,学生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字(部首、笔画、读音、义项),很像在抢辞学家的活;教师要求练习答案不能与标准答案有丝毫出入,否则就算错;学生作文很多都是
2、儿童八股,充斥着假话、假感想、假故事。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认为,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以高中第一册为例,真正从语文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全书竟没有一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从初中到高中,议论文的分析和写作教学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进行的。2019年12月4日,北京文学杂志社召开了关于“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研讨会。文艺报2019年12月13日,在头版发表会议综述。综述提出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不管走到哪里,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学方法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第二,教师、学生和命题者都围绕着考试打仗,题目所要求的答案越来越苛刻;第三,教
3、材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利润而被有关部门垄断。同一期的文艺报还发表了题为我不同意这样评价中学语文教育的署名文章,针对北京文学的几篇文章展开了争鸣。在北京文学杂志社的这些举动之后不久,中国青年报在“专题报道”栏目里,选登了这期北京文学的两篇文章,对其标题作了评价性的改动对女儿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我们真是深恶痛绝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并附上了“编者按”。为把讨论引向深入,让更多的人认识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中国青年报从2019年2月26日起辟出专门版面“教育导刊”,进行“语文,该怎样教”话题的讨论。“话题讨论(一)”首刊该报记者的专题报道语文,该怎样教,并配发了一幅压题照片。该文以北京
4、一高校教师和少儿出版社一编辑的女儿的作文为例,指出了作文内容的假大空、八股气。在3月4日的“语文,该怎样教”“话题讨论(二)(三)(四)(五)”中,发表了如下的文章:我们无奈教师身不由己学生:作文如“八股”教师:语文教学本末倒置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贵在实践就在大众媒体正在开展语文讨论的同时,北京文学继2019年第11期之后,2019年第3期再次刊载署名的讨论文章。3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在“专题报道”栏目中,抢先摘发其中的两篇文章误尽苍生我们失去了什么。误尽苍生一文认为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给人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癖。因而,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
5、问题,而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所有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付出财力、精力。我们失去了什么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并分析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几种显著特色一是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各国之最;二是重点学校制度和异乎寻常的教育竞争;三是形成所谓“唯理性教学模式”。北京文学可谓一不做、二不休,2019年第7期又发表了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专访稿。该文中四位著名教授(文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对语文教育的即兴式发言,意在从理念上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试图找到走出语
6、文教学误区的出路与途径。2019年11月25日,教育部基教司专门邀请部分在京学者教授,召开“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共商语文教学改革大计。会上,学者教授们在指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种种弊端及危害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力求比较客观地阐述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的是中国教育报专辟的“调查报道”栏目。2019年2月底至3月中旬,该栏目连续五期刊载该报记者的系列报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围绕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调查与思考(一)”从“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
7、,阐述了部分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看法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也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调查与思考(二)”提出“阅读教学亟待加强”的论题。文章透析了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的状况。分析了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考试内容而忽视基础的培养,其结果使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的问题。“调查与思考(三)”希望语文教学“走出识字教学的误区”。在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和
8、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同时,特别阐明小学阶段应使学生能认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听懂别人的话,说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中学阶段应全面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变单纯的讲解为学与练,变单纯的传授技巧为综合性的训练,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调查与思考(四)”呼吁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文章列举了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调查与思考(五)”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