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古诗二首 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古诗二首 语文S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1 古诗 语文
- 资源描述:
-
1、21 古诗两首江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2、学生自学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3
2、、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动手书空写一写。(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5)理解字意绝:尽。径:小路。踪:脚印,踪迹。孤:孤独,孤单。舟:小船。翁:指老头。寒:寒冷。蓑笠:身披蓑衣
3、,头戴斗笠。(6)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指导朗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三、练习巩固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孤:左窄右宽。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径:左窄右宽。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2、填写诗句千山()()(),万径()()()。()()
4、蓑笠翁,()()()()()。3、背诵古诗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墨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
5、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二、读诗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1、生自学。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3、全班交流:A、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
6、开的梅花。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四、品诗1、品“淡墨”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
7、下吗?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2、品“清气”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指生说。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
8、吗?指生说。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师引读: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3、品读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