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12单元 B卷_北师大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12单元 B卷_北师大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单元测试 12 单元 北师大
- 资源描述:
-
1、第1112单元 达标测试卷“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
2、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字词积累。(24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3、”,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鸟巢(cocho)诱人(xiyu)膝盖(qx)大厦(shxi)富饶(royo)魔鬼(mm)2.选字组成词语。(4分)()花优()铁()()人洗()干()急()()练3看拼音,写词语。(8分)xn shn sh tou bi xn nznm fn fn xin zh hu fi hu4选词填空。(6分)(1)每个人都要()国家财物
4、。(2)()书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3)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懂得()幸福。无论都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只要就不但而且(4)()一路上天气炎热,()小明吵着要到溪边玩水消暑。(5)小兴安岭()风景美丽,()物产丰富。(6)()大臣们如何劝阻,新国王()置若罔闻。二、句子训练。(1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砍伐树木会破坏地球环境。变成反问句:_2家乡的孩子们,真羡慕你们。修改病句:_3我们为别人花费了精力和爱。我们的生命会开花。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4树叶上有水珠。把句子写具体:_的树叶上有_的水珠。5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_三、语言感悟。(10分) 1松下围棋,_,柳
5、边垂钓,_。2中国人对“信”有许多称呼,比如_、_、_等。四、教材回顾。(5分)1替云给云写,_;替树给树写,_。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_,_,贴得紧紧,紧紧2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作家_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_,重新_。让我的生命_。”学完这封信,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_而不在于_。五、语言运用。(6分) 根据下面情境,补充小明说的话。要求语言文明得体,清楚连贯。1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_”2到了北京,小明在宾馆5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衡水金卷》全国新高三语文摸底大联考分析会课件(共3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