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专项训练9.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能力 提升 专项 训练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项训练九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B南极的企鹅一书配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向小读者们介绍了许多奇异的异域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C多家媒体在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引用了姜文“我既要站着,又要把钱挣了”这句话,含沙射影地表达了对影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的赞誉。D在呼啸的寒风中,父亲对儿子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怒气冲冲地咆哮了一阵子,然后拉着儿子向密林深处寻找猎物
2、去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安徽沿江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的大格局已经拉开,正在掀起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高潮,江淮人民正在描绘美好的蓝图。B面对在政治真空所造成的乱象纷呈局面下,伊拉克各个联盟派别已经认识到,伊拉克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美国撤军后的安全保障。C我国研发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日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扎实迈进。D汉字手写艺术,在电脑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将其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3、一组是(3分)()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_,_,_。_,_ 。_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民俗不是政令法律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ABC D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_。(白居易观刈麦)(2)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_。(诗经氓)(3)夫我乃行之,
4、_,不得吾心:夫子言之,_。(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三、诗歌鉴赏(22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春日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注】 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5分)答:_(2)怎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
5、1分)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注】 “得”,一作“渐”。酴醿,花名,本为酒名,以花颜色似也,故取以为名。婉娩,柔美,美好;迟暮。(1)结合作品简要赏析,词的上片在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怎样的特点。(5分)答:_(2)在词的下片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专项训练九1A【解析】 A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B.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C.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与中伤,暗中攻击或陷害人。D.
6、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2D【解析】 A主语 “设施建设和大格局”中的“大格局”与后面的谓语“掀起高潮”搭配不当;B.“面对”与“在下”杂糅;C.语序不当,把“日益”移到“成为”前面。3D【解析】 是紧承前面的“民俗”,为一组,紧承陈述“民俗”,为一组。4(1)田家少闲月小麦覆陇黄(2)乘彼垝垣载笑载言(3)反而求之于我心有戚戚焉5(1)【答案】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解析】 炼字注意结合诗歌主题和具体诗句,“逆”、
7、“私”根据其基本意思再结合诗句即可,把握用到的修辞和表达的情感。(2)【答案】 “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1分)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1分)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解析】 “幽情”表面上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不再,正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诗歌赏析】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它与作者其他纯然赞颂田园之乐的作品颇为不同,它隐曲地透露了哀国的忧思。作者吴锡畴,南
8、宋末年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灭亡。他刻志于学,慕东汉隐士徐穉、茅容之为人。咸淳间,南康守叶阊聘他做白鹿洞书院堂长,他不做,以闲居山林为乐。性喜艺兰,自号“兰皋子”,因此就用它来命名自己的文集,寓幽独自芳之意(事见四库全书总目、休宁县志)。 这首诗的开头,与宋代许多名家,如苏轼、秦观、陈与义等写春日的诗不同,他们都是从写景入手,而作者却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
9、它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这一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的赞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春日诗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句,又为方岳所赏,并见于方岳跋中。然集中佳句,似此者尚颇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