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乡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课诗两首 乡愁 教学 设计 新人
- 资源描述:
-
1、乡愁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3、学习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的阅读并不是重点。所以初中生对于现代诗了解较少,希望通过这首诗让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诗赏读技巧。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诵读,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2、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第1张:我是歌手中,音乐诗人李健在月光中唱到: 无论走到任何的地方都别忘了故乡第2张:单是课本上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
2、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一番乡愁的韵味。(出示乡愁课题),然后出示乡愁朗诵第3张:那么,余光中诗歌怎样的作家,哪位同学可以介绍一下。出示作家身影。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第4张:诵读师:从乡愁题目我们得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生:思念家乡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生:忧郁深沉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的朗读应该是稍慢且舒缓。师:第一、二小节语速稍慢,读出回忆。第三小节沉郁,读出生离死别的伤痛与失落。第四小节音调稍稍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思念,荡气回肠。教师配乐诵读。学生:女生读,男生读。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读。第5张:在刚才的朗读中,同学们对这首诗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了,请同学们说说:1、全诗是按照什么顺序结构全篇的? (在文中找出依据)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的四个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第6张:2、乡愁原本是一
4、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用什么形容乡愁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专业术语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例如月亮:人生的圆满与缺憾、思乡、思亲。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方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第7张:这首诗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第一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第二节是对妻子的眷念之情。
5、 第三节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第四节表现的是对故乡故土的怀念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上升到民族情感。从而形成意境美。 意境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第8张:板书设计:意境美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个人的思乡情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 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现在-海峡- 祖国与大陆分离 普遍的爱国之情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逐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
6、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诗人酝酿感情,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然后全诗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所以说这首乡愁意境深远,公认为现代乡愁诗中的经典。第9张:品读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 乡愁在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二、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遵义专版)同步作业课件:双休作业12(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