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25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25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第六 单元 25 西华
- 资源描述:
-
1、第2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率真孔子张期鹏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 500多年前的某一天。曾点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2、,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的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的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
3、孔子!明志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赏读:士要有志于道,如果觉得不好的衣服和食物是耻辱的话,是没有什么好和他说的。一个人如果只关注衣食之类的生活琐事,很难想象他有高远的志向。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3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赏读: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要做志气远大、本领高强的人,不能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鲁定公时,曾
4、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孔子的言行被
5、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2背景简介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
6、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曾皙()哂之()喟然()舞雩() 铿尔() 莫春()饥馑() 俟君子()答案xshnkuyknmjns2通假字鼓瑟希,铿尔:_莫春者,春服既成:_唯求则非邦也与:_答案“希”通“稀”,稀疏“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与”通“欤”,语气词3古今异义加之以师旅古义:_今义:_且知方也古义:_今义:_如五六十古义:_今义:_异乎三子者之撰古义:_今义:_答案古义:泛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古义:是非准则今义:方向、对方等古义:或者今义:如果,像,适合,如同等古义:才能,指为政的才能今义:写作4文言句式加之以师旅,因之
7、以饥馑()不吾知也()则何以哉()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5一词多义(一)实词(1)尔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率尔而对曰()答案你、你们,代词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2)言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答案说、谈,动词话,名词(3)如如或知尔()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礼乐()答案假如或者至于(二)虚词(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何以哉()加之以师旅()以俟君子()答案因为,介词认为,动词用、做,动词用、拿,介词而,连词(2)而子路率尔而对曰()舍瑟而作()非诸侯而何()答案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接连词,表并列6词
8、类活用如会同,端章甫:_风乎舞雩:_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_三子者出,曾皙后:_答案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7文白对照后,相当于“然”。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摄:夹、迫近。乎:在。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的军队。因:接着。饥馑: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这里泛指荒年。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之,代词,指千乘之国。比(b)及:等到。比、及,在这里都是到的意思。有句末语气助词。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2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观潮|人教新课标 (共3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