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附解析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测评 试卷 解析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所恶(w)一箪食(dn)不屑(xio)B.缟素(go)怫然(f)抢地(qing)C.嗜学(sh)媵人(yng)皲裂(jn)D.雕弓(dio)燕然(yn)貂裘(qi)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王加惠(施与恩惠)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C.执经叩问(磕头)D.身不得,男儿列(属类,范围)3.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B.贤者能勿丧耳C.仓鹰击于殿上D.故不错意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2分)例句:要离之刺庆忌也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当余之从师也C.无冻馁之患矣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根据提示填空。(7分)(1),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点明西北边疆秋天风景与众不同,大雁飞去毫无逗留之意的句子是:,。(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6.综合性学习。(8分)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
3、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3分)(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5分)我最崇敬的英雄:。推荐理由: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1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C.万钟于我
5、何加焉(益处)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朝而往,暮而归B.行道之人弗受山间之朝暮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D.所恶有甚于死者求二石兽于水中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2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本文第1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
6、,接着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D.“本心”即本性。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14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