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末 复习 训练 文言文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陋室铭一、填空。本文的作者是 代诗人。“陋室”的意思是 ,“铭”是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特点是以骈句为主,讲究押韵。二、在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最明显的地方画 “”。1、苔 痕 上 阶 绿,草 色 入 帘 青 2、可 以 调 素 琴,阅 金 经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翻译下列句子。(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5)孔子云:何陋之有?五、回答下列问题。六阅读理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本文既是写陋室,为何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前文说“斯是陋室”后文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爱莲说一、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是 , 朝著名的哲学家。本文的体裁是古代的 。二、在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最明显的地方画 “”。1、水 陆 草 木 之 花,可 爱 者 甚 蕃。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焉。3、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3、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4、菊 之 爱,陶 后 鲜 有 闻。莲 之 爱,同 予 者 何 人?牡 丹 之 爱,宜 乎 众 矣。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翻译下列句子。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五、回答下列问题。1、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
4、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_不同: _2、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4. 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 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2单元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名师配套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