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共33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咬文嚼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咬文嚼字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33 PPT
- 资源描述:
-
1、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过分推敲字句。形容卖弄才学。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全文可
2、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
3、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事例:“推敲”的故事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明的道理: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
4、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说明的道理: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境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第三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