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课时素养评价四 窦娥冤(节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课时素养评价四 窦娥冤节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课时 素养 评价 窦娥冤 节选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窦娥冤(节选)(45分钟40分)一、语言应用(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幕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泻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幻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
2、、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飘洒瞬息万变出神入化B.散落瞬息万变鬼斧神工C.散落浩如烟海出神入化D.飘洒浩如烟海鬼斧神工【解析】选A。“飘洒”,飘落,从上往下散落;“散落”,分散地往下落。第一处,是形容“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飘洒”能体现其飘拂之姿态,应使用“飘洒”。“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形容变化快、多,后者形容丰富,且后者主要形容文献资料。第二处,是形容“景象”,且后面说“变幻
3、莫测”,强调变化之多,应使用“瞬息万变”。“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的。第三处,是把大自然比作画家,突出其技艺的绝妙,应使用“出神入化”。(2019合肥高一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嘉靖、隆庆年间,一批民间音乐家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北曲的优长之处,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腔,这就是后来风行天下的昆曲,用于搬演戏剧时,亦称为昆剧。改良后的昆山腔焕然一新,以清丽幽雅的特点为文人、士大夫热烈推崇、由衷喜爱,迅即风靡四方。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明代昆曲创作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清代中叶以后,()。相形
4、之下,细腻优雅的昆曲则江河日下。昆曲逐渐丧失以往在剧坛的地位,难以避免地走向衰落。清代乾隆以后,因为昆曲受到民间艺术趣味的熏染,所以不再演出整本大戏,而是撷取散出进行再创造,形成一批情味生动、表演盎然的折子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舞台艺术高度。正是藉着这种努力,昆曲才能于由盛转衰后在舞台上继续存活。2.下列补写文中括号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继崛起了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地方声腔B.深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地方声腔相继崛起C.各种地方声腔相继崛起,深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D.各种地方声腔相继崛起,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解析】选C。由后文“相形之下,细腻优雅的昆曲”可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应
5、以同类话题地方声腔为中心,从而形成对比,排除A项。该句要突出各种地方声腔“相继崛起”,排除B项。该句应围绕“各种地方声腔”一个主语叙述,排除D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昆曲受到民间艺术趣味的熏染,所以不再演出整本大戏,而是撷取散出进行再创造,形成一批表演生动、情味盎然的折子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舞台艺术高度。B.昆曲因为受到民间艺术趣味的熏染,所以不再演出整本大戏,而是撷取散出进行再创造,形成一批表演生动、情味盎然的折子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舞台艺术成就。C.昆曲因为受到民间艺术趣味的熏染,所以不再演出整本大戏,而是撷取散出进行再创造,形成一批情味生动、
6、表演盎然的折子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舞台艺术成就。D.因为昆曲受到民间艺术趣味的熏染,所以不再演出整本大戏,而是撷取散出进行再创造,形成一批情味生动、表演盎然的折子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舞台艺术成就。【解析】选B。画线句有两种错误: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应将“因为”和“昆曲”调换位置。将“情味”和“表演”调换位置。“高度”不能与“取得”搭配,应将“高度”改为“成就”。 故选B。4.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杂剧”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6分)杂剧综合了“唱”“念”“做”等表现手法。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
7、剧传统的影响,常有插科打诨,颇富幽默趣味。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由一个演员主唱。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一些次要的角色被称为外末、外旦等,他们偶尔也唱一两支小令,从来不唱整套曲子。杂剧盛行于元朝,明清渐趋衰微。杂剧是一种_【解析】先确定宾语中心语“传统戏剧样式”,然后提炼文字材料中反映杂剧本质特点的有关内容,如“唱念做等表现手法”“四折本”“盛行于元朝”等,把这些内容变为宾语中心语前的修饰语,并合理安排好它们的位置即可。答案:(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现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的四折本传统戏剧样式。二、阅读鉴赏(15分)(20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646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