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2.9论教养(名师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2.9 教养 名师 教案
- 资源描述:
-
1、9 论教养【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教养”的真正含义,受到思想教育。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运用大量生动事例加以论证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温故知新1.导入析题(1)导入。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呢
2、?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2)析题。齐读课题论教养,思考: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从“论”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议论文。(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回顾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论教养”也可以看作这篇文章的论题。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呢?论题是论点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2.作者简介课件出示: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政治家、文艺理论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快速破题,回顾勾连前文所学,运用已有的知识
3、与能力在新的语境中自主解读,学会思辨。二、自主阅读,勾画批注1.聚焦旁批师: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旁批与文章体裁有关?哪几处旁批与文章内容有关?你还有哪些疑问?预设:编者在论教养中标注了七处旁批,其中两处直接点明本文的文体,五处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关。2.自主读悟(1)辨析字音,积累字词。学生自主阅读,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57“字词清单”)。课件出示:贸然(mo) 恪守(k) 允诺(nu) 汲取(j)箴言(zhn) 嚼(jio) 尴尬(n) 涵养(hn)矫揉造作(jio) 恕我直言(sh) 絮絮叨叨(x) 大发雷霆(tn)疲惫不堪(kn) 自吹自
4、擂(li)(2)阅读并绘制结构图。结合旁批问题,边读边勾画批注,并绘制文章结构图。提示:绘制文章结构图需从各段大意入手,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辨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设计意图】作为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很大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旁批,需给旁批分类,补充旁批内容,然后自主阅读,阅读、思考、批注三结合,告诉学生学习自读课文的学习之法。三、展示分享,整体把握学生上台展示文章结构图,解说文章论证思路,分类探究旁批问题。学生互动,纠正补充,教师随机点拨。1.梳理全文思路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对论题进行论证的?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预设:第一部分(第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第
5、二部分(第312段):点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教养。第一层(第310段):列举“无教养”的表现。第二层(第11、12段):阐释“有教养”的表现。第三部分(第1317段):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第四部分(第18段):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2.解析局部思路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预设: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但很少人能从中获益,其原因是这些书籍“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再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
6、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四、深度研习,培养能力1.分析论证方法跳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预设:举例论证:本文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1、12段阐释了“有教养”的人的具体表现。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在家里却懒得做家务,通过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7、2.探究写作特点(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凸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预设: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设计意图】学生分享自主读悟的结果,生生互动,教师加以引导,正确把握观点,理清论证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五、读写结合,濡养心灵过渡语:文后“阅读提示”中说:“他对生活现象的观察非常细致,针对性很强,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