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五.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枣庄市 中考 模拟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22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五)语文(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演讲片段,完成(1)(4)题。(8分)甲:“和”是“和平”。战争的硝烟与伤痕是每个人都憎恶的。在 的国际局势下,中华民族以强劲姿态y立于世界东方,珍视和平,维护和平,成为 的和平之光。乙:“和”是“和气”。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我们 的词语。因“和”,家庭温xn;因“和”,集体温暖;因“和”,社会友爱。丙:“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和”,是晨起时的一声问候;“和”,是分别时的一句祝福; 。感情里有了“和”,才会不离不弃;家庭中有了
2、“和”,才会幸福安宁。(1)下面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A.zng w 屹 馨B.zng w 毅 新C.zng w 屹 馨D.zng 屹 馨(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划线处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风云变幻璀璨夺目耳熟能详B.分崩离析璀璨夺目历历在目C.分崩离析目眩神迷历历在目D.风云变幻目眩神迷耳熟能详(3)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演讲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同学“战争的硝烟与伤痕是每个人都憎恶的”一句,句子结构不完整。B.丙同学演讲中的划线句子运用排比进行抒情,使表达更加严密透彻。C.乙同学“家庭温xn”“集体温暖”“社会友爱”三个短
3、语结构不相同。D.丙同学“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一句的句子主干是“和是调节”,搭配不当。(4)请仿照丙段中的划线句子,在处补写一句话。(2分)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B.古诗文中“汗青”指史册、“桑梓”指故乡、“须眉”指男子、“布衣”指平民、“泰山”指岳父、“伉俪”指夫妻。C.“(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在这里是“漂亮”的意思,是个褒义词。D.“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这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3.下列句
4、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C.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都选自这部作品集。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
5、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5.古诗文默写。(6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6.班级开展了一次“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5分)(1
6、)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部,就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来说说其性格特征并列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作品: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_(2)今年春节档,根据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谈流浪地球所改编的电影,一跃成为影坛黑马,截止到3月7日,票房已经突破45亿。该电影的热映,再次引发大家对科幻小说的关注和阅读热情。可有些家长认为阅读科幻小说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请就家长的这一看法说说你的观点并列出至少两条理由。(2分)_二、阅读(共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6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
7、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从军行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7.下面对两首诗词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词以“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景把读者引入梦境,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B.甲词上阙主要写军营生活情景,下阙主要写战斗场面,上、下阙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情感落差,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C.乙诗中的一个“悲”字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气
8、氛,一个“乱”字则写出了敌军溃败时一片混乱的情景。D.甲词中的“八百里”表明军营范围大,气势磅礴;乙诗中的“行人”指的是士兵,“名王”指的是敌军的首领。8.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乙诗中“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所展现的画面。(2分)_9.结合相关诗句,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两首诗词的异同。(2分)_(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4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9、。夫专诸之刺王像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
10、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下缟素 (2)长跪而谢之日 (3)徒以有先生也 (4)臣请完璧而归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头抢地耳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C.何至于此!休祲降于天D.长跪而谢之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2)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_13.请分析甲文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_14.从人物形
11、象或者写法的角度,说说甲、乙两文的相同之处。(2分)_(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517题。(9分)华为领跑5G时代跨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前不久在西班牙开通该国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华为成为核心供应商。至此,华为成为5G时代的领跑者。在西班牙开通首个5G商用移动网络后,记者在马德里市中心走访时,在太阳门广场的一家沃达丰门店了解到,5G业务已经可以在门店办理,顾客可以签约,网页上显示价格为每月49.99欧元起,不限流量。5G网络基站目前多数位于城市商业中心,随后网络覆盖范围将不断扩大。西班牙沃达丰的5G网络由华为和瑞典电信企业爱立信提供技术支持。先期开通5G网络的15个西班牙城市中,有12个安装
12、的是华为的基站。5G具有高速、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特点。为能实地体验5G的网速,华为的工作人员用5G手机进行测试,网络测速软件显示,下载速度最快高达800多兆每秒,上传速度高达70兆每秒左右。而在4G环境下,同样条件的终端上传和下载速度只有十几兆每秒。同时,5G网络的时延测试结果仅为几毫秒,4G网络则是几十毫秒。对于沃达丰与华为的合作,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副校长特里卡斯认为,很少有网络供应商能像华为那样做到“前卫”。除了西班牙,此前,英国和瑞士在一些城市开通了5G网络,也都使用了华为技术。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5G市场拥抱华为,市场最终还是作出了理性选择。目前,华为在5G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性价比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古文二则》 (共3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