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1: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1: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21 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 口北 怀古 WORD
- 资源描述:
-
1、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导入这一节我们来研讨本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二、学习目标1.分析这首词的最突出的写作技巧。2.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3.理解词人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以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三、背景出示宋宁亲嘉泰四年,执政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军服,派遣间谍搜集情报,招募壮丁,进行训练,为伐金准备条件。但他不同意韩侂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侂胄不听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给韩侂胄的一封“谏书”。词的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自己的
2、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四、讨论交流全班12个小组,前六个小组研讨第一个问题,后六个小组研讨第二个问题。1.分析这首词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什么?明确:本词在写作上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用典。在诗歌中用典,即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本词用典贴切,寄寓深远。借助这些典故历史事实含蓄,自然地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借用了:孙权雄图大略、刘裕北伐壮举 、刘义隆北伐残败、拓跋焘修建行宫、廉颇思为国用等历史事实。上片二典故前六句,写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
3、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在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能出现承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引申为孙权遗迹。“雨打风吹”指历史的风雨,孙权到辛弃疾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景象,既表明了他对孙权的仰慕,又表明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又六句,俯瞰京口的街市,缅怀当年刘裕,曾经居住在那里,他出身贫寒,曾生活在荒僻的小巷,但他却能讨伐桓谦,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丰功伟绩。先灭山东南燕后灭陕西后秦光复洛阳长安 煊赫一时乾道元年,词人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359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高考阅读攻略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