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带目录)附单元概要、知识点汇总.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部编版 语文 年下 第三 单元 教案 反思 目录 概要 知识点 汇总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附单元概要分析、知识点归纳单元目录 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10 绿11 白桦12*在天晴了的时候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第三单元 短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三、教学策略四年级
2、学生在此前已经接触过现代诗,但是对现代诗特点了解相对模糊。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学习,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进而实现用“繁星”学习现代诗特点、用现代诗特点学习“繁星”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四、 教学过程(一)初读诗歌,释义诗题1.出示单元导语,引出课题。2.自由读诗,明确诗序。3.简介作者,解释“繁星”,指导书写。4.指名朗读,提示“啊”的音变。【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短诗”特点,简介作者,了解选文中序号的意思与来历;指导“繁”字的笔顺、结
3、构书写,强调易错笔画,学生巩固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有板有眼,读出节奏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三一)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n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环节二:朗读繁星(一五九)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过渡:
4、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由学生相对熟悉的古诗入手,与现代诗形式与内容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三)有声有色,读出想象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3.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4.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5、情景积累背诵。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1.想象“风雨”: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2.经历“风雨”:想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遇见什么事情呢?(预设:困难、挫折、痛苦)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设计意图】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通过探究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理解“永不漫灭”“风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诗歌的内容。为升华情感做“支点”。(四)有情有思,读出情感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2.体会情
6、感: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
7、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3.共同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设计意图】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读出想象为“支点”进一步探究发现现代诗的情感。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情动辞发,反复朗读,层层递进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将积累背诵巧妙地融于情境之中。(五)情动辞发,仿
8、写繁星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这些事-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 )的( ),藤萝的叶下, ( )的( ),母亲的膝上。 ( )的(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4.挥动星卡,齐背三首繁星。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设计意图】诗歌是一些种子,应当在心底开花。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
9、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六、板书设计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 挫折 痛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对大海的眷恋、感激五、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注意朗读的教学。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2.注意读写训练。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
10、,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10 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11、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教学难点: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
12、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4.全班齐读课题。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艾青简介(略)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2.检查生字词语:(1)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重点指导:【出示课件】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
13、或条状物互相穿过。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指挥:指导演奏的人。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4)指导书写。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出示课件】教师重点指导“瓶、挤”“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 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
14、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板块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板块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15、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挤在一起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板块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一小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
16、、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自己轻声朗。指名读。全班齐读。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6.齐读第一、二小节。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随机:第三小节:(1) 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风中的 是绿色。雨中的 是绿色。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2)指名读,全班齐读。第四节:(1)【出示课件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7、。”(板书:挤、 重叠、交叉)(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第五节:(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2) 出示说话练习。说一说:一阵风吹来,小草_,柳条_,树枝_。(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板块二、拓展运用,读写训练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2试背课文。【板书设计】绿 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对绿的赞美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对春的热爱挤、 重叠、交叉按着节拍飘动【教学反思】成
18、功之处: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不足之处: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
19、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11 白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习现代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1.猜谜语:花下树旁正相会(打一树名
20、)。你猜出来了吗?(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赞美白桦的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出示白桦树图片)3.简介作者(略)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生字: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词语: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注意读准平舌音“穗”,翘舌音“绽 徜 ”。指导书写
21、重点指导“绣 潇 穗 霞”“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 点 点 撇 竖。“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霞”上窄下宽 ,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下面注意书写笔顺:横折 横 竖 横 横 横折 横 横撇 捺。(2)理解词义。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重点指导: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毛茸茸:细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381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