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表格教案(2课时3页).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的语言
- 资源描述:
-
1、课题大自然的语言初备时间2019.12主备人胡婉莹课型讲授课研讨时间辅备人授课时数两课时授课时间审查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科技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写法2.继续提高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能力过程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方法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不成问题。2.延伸拓展法:收集农谚和有关天气的诗词,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弘扬民族创造精神的激情。教学重点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2.学习写读书摘要。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
2、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2.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主备)个案与反思(辅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
3、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利用课时优化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3.对照注解,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
4、”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讨论后归纳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0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