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0 2021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课件 第四 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 列传
- 资源描述:
-
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周宣王时期,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司马迁在为史记写的“自序”里,详细记录了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他说的那番语重心长的遗嘱。司马谈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
2、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腐刑。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想到自己写部史书的夙愿,因此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写作。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
3、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写成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
4、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
5、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晚年时,因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去世后葬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境内)。他和赵国上卿蔺相如之间曾发生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美
6、谈;史书记载廉颇食量惊人,年老时每顿饭还能吃两斗米、三十斤肉,并在饭前披甲跨马 驰骋校场。其晚年赵王曾想重用廉颇,派使者请其出山,廉颇为显示自己年轻,当着使者面吃下五斗米、二十斤肉并披甲跨马到处奔跑。但遭郭开排挤,使者谎称廉颇“一饭三遗矢”(吃一顿饭的时间内,上了多次厕所)。赵王遂以为廉颇老而无用,便不复用。之后楚国暗中派人劝说廉颇,廉颇遂前往楚国为将,但并无功绩。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今山西柳林孟门人,战国时赵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官至上卿,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一心为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权
7、,不计较个人名利,顾全大局。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由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而史书的秦朝官方备案又被项羽攻入咸阳后烧毁,以下是仅存的关于蔺相如的史料。他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后人在景仰蔺相如的同时,对其人其事也想有更多的了解,可是历史也总是给人留下缺
8、憾,对蔺相如早期及晚期的活动记录很少。即便在有限的资料记录中,也有许多错讹、互相矛盾之处,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生字词注释1.遗2.肉袒3.列观4.倨.城邑.睨:(w i):(送给)(tn):(去衣露体,古时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gun):(观,建筑物的一种。列观,一般的宫殿,本文指章台)(j):(傲慢)(y):(城镇)(n):(斜视)7.镬8.渑9.缶10.怿11.驽12.刎颈(hu):(古代煮食物的一种大锅)(min):(古水名,本文中“渑池”为古城名)(fu):(盛酒浆的瓦器,本文指瓦质的打击乐器)(y):(高兴,喜悦(n):(愚劣,无能)(wn jng):(割脖子)第一部分
9、(1、2)自然段:文言句式:判断句:者(句中停顿)也(句末判断)文言词语:为:担任取:攻占 以:介词,凭借于:介词,在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表现了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廉颇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文明于各诸侯国。第一部分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蔺相如两人,又分别介绍两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影响,这些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成为了必然。也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出身低微埋下伏笔,做了铺垫。第二部分 第313自然段 文言句式:被动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文言词语:请:请求恐:副词,恐怕 即:则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何以知之何以
10、知燕王 省略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文言词语:对:对答,回答幸:动词,宠幸 于:介词,表被动乃:连词,表转折人物形象 说说课文中说了哪几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完璧归赵 通过侧面描写初步让读者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在整个故事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突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渑池之会这一部分主要是在秦王和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面对秦王步步紧逼,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而且运用策略使得秦王步步后退并对秦王展开攻势。在这一部分里,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也凸显出来。将相和 相如在对敌斗争中足智多谋、英勇不屈、毫不妥协,在对待和
11、廉颇兼的内部矛盾时却又表现出另一种态度:隐忍退让、宽宏大度、心胸开阔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他的引车避匿表现出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和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正如作者在原传的结尾所写的:“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廉颇 文章开篇的人物介绍:表现廉颇勇猛善战、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渑池之会前廉颇和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力劝赵王赴约,充分表现他以国家为重,甚有大将军的风度送别之时商量对策表现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部署兵力于边境线上表现他的周全细心秦兵不妄动可见他对敌人的威慑力很大,又从侧面表现他的勇武过人。将相和渑池之会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5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掌上高考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