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类型(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课件.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5648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PPT
  • 页数:59
  • 大小:409.4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课件 新教材 适用 2024 高考 语文 二轮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定重点讲技法掌握解题术高分技法一、文言简答题七种常考题型及备考策略(一)探寻事件原因1题型阐释:此类题重点考查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能力。2解题思路(1)看“果”。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2)读“因”。表示原因的词句集中在某段时,直接提取;分散在全文中,要全面筛选。(3)据果索因。原因肯定多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

    2、等,注意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4)据果述因。转述概括文中带“原因”的词句,要忠于原文;对于表述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要转换说法,以求符合原意和题干要求。(二)概括主要情节(三)概括形象特点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1)题型阐释:为了考查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

    3、角度。(2)解题思路第一步:精细阅读,精细筛选,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第二步: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第三步:根据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确定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四)提炼作者观点类型提取的要点记叙类文言文分析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分析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倾向;分析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议论类文言文分析论点、论据、论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五)概括情感态度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特别提醒】情感态度是对所述

    4、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六)探究写作意图(目的)写作意图(或写作目的)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探究思路同现代文阅读一致,从叙事情感、抒情议论等句中,感知作者情感,概括写作主旨,探究写作意图。此类题型常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七)分析比较异同1题型阐释:比较异同题属于创新题,它不仅仅集中在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2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指向性,即比较的内容;其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本,注意勾画

    5、与题目相关的词句;最后筛选提取要点,分点分条组织答案。二、掌握文言简答题解题3步骤典题试做(2023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殷太戊时有桑、楮生于庭,昏而

    6、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楮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闻诸祖己,曰:“桑、楮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

    7、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节选自说苑君道)【注】楮:一种树。宋人:这里指宋君。君子:这里指孔子。选文中的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都是有作为的圣君,勤政爱民,致力于国家中兴。善于自我反思,善纳谏言。闻过则改。/状元支招/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对象:“商汤、太戊、

    8、武丁和宋君”;限定词:“选文中的”;中心词:“共同之处”;问题:“是什么”;要求:“简要概括”。第二步:读文本,定范围通读全文,重点关注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言行举动,结合语境准确理解。人物言行形象特点概括商汤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爱民;善于自我反思太戊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善纳谏言;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人物言行形象特点概括武丁武丁召其相而问焉。闻诸祖己。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宋君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

    9、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善于自我反思;勤政爱民第三步:用技巧,组答案此题是回答中心词“共同之处”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故要结合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言行,简要概括,要提炼出实质特点,一般用动宾结构的短语来组织表达。【参考译文】楚庄王爱好打猎,大夫向他进谏说:“晋国和楚国是相互敌对的国家,即使楚国不去进犯晋国,晋国也会来进犯楚国,现在大王您难道不是太沉迷于享乐了吗?”楚庄王说:“我打猎,是为了寻求人才。”通过这个方法,楚王得到这些贤士,楚国就可以安定了。所以说“有志向的人,那么就没有一件无目标的事情”,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汤统治的时候,大旱了七年,河堤崩塌,河流枯

    10、竭,天气炎热,将沙烧焦,石烧烂,(商汤)于是派人拿着三足鼎,供奉山川,让他们祷告说:“是政治不清明吗?是我让百姓困苦吗?是行贿的人很多吗?是进谗言的人发迹吗?是我的宫室太华丽吗?是宫中嬖宠的女子说情请托很多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话没说完就天降大雨,所以上天对人,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回响随着声音一样。诗经说:“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就是说的大旱时候的事情啊。”商朝太戊年间有桑秧、楮苗在庭中长出,晚上开始萌芽,到天亮就有两手合围那么粗了,史官请求到汤庙占卜,太戊批准了他,占卜的人说:“我听说,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祥的事物却做不善的事,福就不会降临;怪异的事物是

    11、灾祸前的先兆,但是遇到怪异的事物去做善事,灾祸就不会降临。”于是他早上朝而晚退朝,探问病人,吊唁死者,三天之后,庭中的桑秧、楮苗竟然消失了。商代的高宗,是武丁,后人敬重、尊奉他,所以称为高宗。商汤之后,先王施行的德政缺失,刑罚法律违背常规,桑秧、楮苗都在朝堂上生长,七天就长成两手合围那么粗了,武丁召见国相询问原因。国相说:“我虽然知道这些原因,但是我不能说啊。”武丁从祖己那里听说:“桑秧、楮苗,是野外生长的植物,却生长在朝堂之中,想来国家快要灭亡了吧?”武丁听后非常害怕,于是开始约束自身,修养德行,追思先王的政绩,使濒临灭亡的国家兴起,使将要断绝的世家得以延续,推举避世隐居的贤人,彰明尊老敬贤

    12、的礼节。三年之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辗转来朝拜的有七国之多,这就是所说的使濒临灭亡的国家留存下来、使将要断绝的世家得以延续的君主,因此后人敬重并尊崇他。宋国发生大水灾,鲁国国君派人慰问宋国国君说:“天降大雨,河谷暴涨,殃及到您的领地,我们国君很担忧宋国的政事,派我来慰问。”宋国国君回应他说:“是我做得不好,斋戒的时候不够虔诚,国家治理得不好,使用民力不按时节,所以上天降灾加以惩罚,又使贵国国君感到担忧,拜谢关照,这是我的耻辱。”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宋国还能享国多久!”弟子们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犯了错误改正了,这就犹如没犯过错,所以说还能享国多久。”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很早起床

    13、很晚睡觉,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务,吊唁死者,慰问生病的人,同心合力治理国家。三年之后,年岁丰收,国家太平,假设宋君没有听到孔子的教导,那么年岁就不会丰收,国家也不会太平。诗经上说:“辅佐的重担在肩,要以光明的德行做先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呀。找短板强突破全面促提升短板1 事件概括和分析不准确针对突破1初读文本,标注出文中表时间、地点的词语。2明确传主所做事情。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3明确相关人物的官职变动情况。用不同符号勾画标注不同人物姓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官职和地点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活动轨迹和主要事迹,便于理清全文脉络。4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确人物之间的

    14、相互关系,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5分析概括事件,理清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6准确表述“事件”,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理解的准确性。准确表述“事件”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传主的事迹通常采用“任职地点行为、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短板2 事理原因概括和分析无层次针对突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

    15、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等。但是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在概括原因时分析不够全面深入,思考不周全。突破角度如下:1精准审题,明确答题既是问原因,结果肯定在材料中出现。既有结果,那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有主要原因又有次要原因,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答题的关键角度自然在于自身原因,兼及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另外,如果涉及文章自身,自然要关涉文章的思路、结构及手法等方面的理由。2理清层次,搜寻关键信息在文中寻找关于理由的文字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子),特别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

    16、语转换为答案。3分清因果,理顺逻辑关系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可以检查理由与结果之间是否合理;二是看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短板3 评价观点态度无角度针对突破1准确把握原文章思,尤其是题干涉及的关键文字,弄清楚事件的始末、人物的言行等。2基于文本做中肯的分析、评价,分析、评价不要脱离原文,发表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武断。3就答案构成来讲,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看法、观点,要求鲜明、准确、简洁;另一部分是阐明理由,要求结合文字,理由充分。对点强化1.(2023江苏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

    17、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概括原因类】班勇认为应当恢复西域副校尉设置楼兰长史的理由是什么?答: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能够节度胡虏;能禁汉人侵扰;让外夷归心;匈奴畏威。【解析】根据“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可概括为:班勇认为设置西域副校尉、楼兰长史有先例。根据“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可概括:能够节度胡

    18、虏,能禁汉人侵扰。根据“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可概括:让外夷归心,匈奴畏威。2.(2023百校联盟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19、【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类】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体现了他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答: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解析】题目已指定答题范围“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阅读文本,锁定答题范围,翻译文句。依据“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译为: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可得出许靖形象有三点:“倜傥”,风流倜傥;“瑰伟”,雄壮伟岸;“当世之具”,拥有当世之才华。3.(2023卓越高中千校联盟押题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知潭州,将行,

    20、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列举事例类】李允则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的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答:废除三种苛税;

    21、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解析】根据“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可概括为:废除三种苛税。根据“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可概括为:开仓贱价卖粮,赈济灾民。根据“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可概括为:招募饥民,去服兵役,请留士兵。4.(202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

    22、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分析作者观点类】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答:不赞同。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解析】根据文本“语曰将

    23、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可知,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因为太史公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并补救他的过错,使君臣百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5.(2022湖北名校联盟高三5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陶)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

    24、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节选自晋书朱伺传)【结合文章细节具体分析类】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答: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解析】题目要求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结合“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可知: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结合“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可知: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结合“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

    25、门方觉”,可知: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结合“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可知: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最后迫使陈声妻弟杀了陈声投降。6.(2023湖南四大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程)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既而,改武臣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为转官等级。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不可胜数。(摘自宋史列传第

    26、二百四)【分析文中人物观点态度类】程俱是如何看待武功大夫苏易调转为横行的?请简要说明。答:程俱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做违背祖宗法度。横行不在升迁调转的行列,任命需朝廷颁布特旨。不能因为某些谋取功名的官员而改变规矩。【解析】依据原文“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可知:程俱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样做违背祖宗法度。根据“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可知:横行不在升迁调转的行列,任命需朝廷颁布特旨。根据“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可知:不能因为某些谋取功名的官员而改变规矩。7.(2022山东烟台5月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辛酉,以元稹为左拾遗。稹又以

    27、贞元中王伾、王叔文以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以为:“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至于师傅之官,非眊聩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搢绅皆耻由之。就使时得僻老儒生,越月逾时,仅获一见,又何暇傅之德义,纳之法度哉!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上颇嘉纳其言,时召见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分析人物言行类】元稹是怎样劝说皇帝“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的?答:以唐太宗做蕃王时的学习交往为例,正面说明皇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太子、诸王轻视从师、其身

    28、边之师难以胜任教育职责的现实情形,反面阐明择师的必要性。以普通人重视孩子教育进行铺垫,表明帝王后代教育更重要,更应对其重视。【解析】“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意思是“自从太宗当了藩王后,便与十八位博学能文、操行洁美的人士相处”,即以唐太宗做蕃王时的学习交往为例,正面说明皇子教育的重要性。“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意思是“虽然后世的太子与诸王仍有所属的官吏,但是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遭受疏远与轻贱”,即以太子、诸王轻视从师、其身边之师难以胜任教育职责的现实情形,反面阐明择师的必要性。“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意思是“一般说来,就连

    29、地位低贱的人们,为了疼爱自己的子女,还知道去寻找明达事理的老师来教诲自己的子女,何况太子、诸王都是帝王的后嗣,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呢”,即以普通人重视孩子教育进行铺垫,表明帝王后代教育更重要,更应对其重视。8.(202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

    30、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一行承其言而趋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节选自旧唐书方伎传)【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类】根据僧一行的传记,你是否同意传记后赞语对天文学家的评价?请简要说明理由。答:(1)同意。天文学家的学术造诣高深、算法精湛,能把握客观规律,预知事物发展。(2)不同意。赞语过于夸大了天文学的预判能力,神话了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精神。【解析】首先看传记后的赞语是如何评价天文学家的。“赞曰:

    31、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意思是“赞语说:术数的精妙,就在于对事物的预先判断。清晰得如上天显示的征兆,揭示得准确无疑”。结合僧一行的行为“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以及别人对他的称赞“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可见天文学家的学术造诣高深、算法精湛,能把握客观规律,预知事物发展。因此可以同意“赞”的说法。如不同意,可以结合“事必前知”“变告无疑”等,认为赞语过于夸大了天文学的预判能力,神话了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精神。9.(2

    3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分析写作目的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解析】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考点精讲 复习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64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