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太史公自序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201911181159.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课时 作业 太史公 自序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201911181159
- 资源描述:
-
1、课时分层作业(一)太史公自序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王:姓司马氏世典周史 典:掌管则学者至今则之 则:把视为准则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显露故长于风 风:讽喻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A BC DB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事武安君白起堕先人所言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辅拂股肱之臣配焉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A BC DB没有。“堕”同“隳”,毁;“纂”同“缵”, 继承;“拂”同“弼”,辅助;“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
2、正确的一项是()汝其念哉察其所以王卬于殷 而君比之于春秋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D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作“应该、可要”;其,代词,他们。于,介词,在;于,介词,同,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相中山 堕先人所言整齐百家杂语 存亡国,继绝世善善恶恶 则续吾祖矣贤贤贱不肖 既科条之矣A/B/C/D/A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以何明A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B显功名于虞夏C臣不臣则诛 D浮于
3、沅、湘AA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B、D两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被动句。6. 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言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B祥瑞,是吉祥的征兆,儒学认为祥瑞的出现是上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的赞成或表彰。C封禅之说,现存文献的最早者为管子封禅篇。而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汉武帝。D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其特点是“无为而治”。C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而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汉武帝”有误,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7在横
4、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_。(2)失之豪厘,_。(3)夫君不君则犯,_,父不父则无道,_。(4)尧舜之盛,_,_,_,诗人歌之。答案(1)下辨人事之纪(2)差以千里(3)臣不臣则诛子不子则不孝(4)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_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5、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论次其文次:顺序B孔子厄陈蔡 厄:遭受困厄C厥有国语 厥:他D退而深惟曰 深惟:著述BA项应为“编排,整理”。C项应为“才,乃”。D项应为“深思”。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乃喟然而叹曰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是余之罪也夫夫诗书隐约者A两个“而”不同,两个“夫”也不同B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不同C两个“而”不同,两个“夫”相同D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也相同A表修饰,表因果关系;表感叹语气,句首发语词。10下列对此
6、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的感叹表明他对自己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一事深感后悔。B“身毁不用矣”的叹息表明,司马迁在遭祸前,还有著述以外的志向。C贤圣发愤著述的故事,给了司马迁巨大的精神动力。D司马迁列举古圣先贤的事迹,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想像古圣先贤一样创立不朽业绩。A司马迁的感叹是对自己遭受不幸的慨叹,由此展开下文中的古人励志著述之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译文: _(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译文: _(3)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译文: _答案(1)诗经尚书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是作者出于想表
7、达他们心志的一种考虑。(2)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发泄愤懑而创作的。(3)于是最终记述了陶唐以来的历史,直到武帝获白麟铸黄金为麟趾的那一年,而从黄帝开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1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