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作业:21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7284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5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5单元 第21课(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101)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ABCD【答案】C(代词,你的;动词,是;副词,竟然;副词,才;副词,才;副词,于是)2下列各句与“梁,吾仇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以锦囊【答案】A(A.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否定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D.省略句)3下列句子中

    2、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D(A、B、C项,的原因。D.用来的)4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案】C(例句,名词作状语,向东。A.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B.侧,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C.笑,耻笑。D.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

    3、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

    4、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5下列句子中的“方”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中的“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方其盛也B方宅十余亩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答案】A(A.与例句均为副词,正当。B.四周,周围。C.学问。D.地方、地域)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与其所以失之者何其衰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告以成功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抑本其成败之迹 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 【答案】B(A.代词,他/与“何”组成复音词,多么,何等,表感叹。B.均为介词,把。

    5、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7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段进一步议论评说庄宗的盛衰。B本段运用对比,指出庄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C本段总结的经验教训更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当朝者借鉴。D本段内容与前文的结论意义相同,去掉的话也是可行的。【答案】D(最后一段不可去掉。“岂独伶人也哉”具有讽谏当朝的含意,这是借古讽今)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答案】盛衰变化的规律,虽然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

    6、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答案】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踪迹,都是由于人事呢?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

    7、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

    8、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9、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答案】B(诬:欺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A.连词,表并列/副词,将要。B.均为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代词,代“求余文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

    10、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答案】C(原文说有圣人之道的士人,想在乡里、在天下推行并加以教化,却没有道路,这是“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也 则 求 夫 贤 而 有 名 位 闻 与 见 之 博 者 而 从 之 问

    11、 其 人 之 孰 可 举 者 卒 亦 未 见 焉【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答案】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奚重而不更也?【答案】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四、语言表达14调整画线句子的语序,并做到各句子的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加)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你的耐得住寂寞决定你的忍性。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1)_句修改为:_。(2)_句修改为:_。(3)画线句子排序应为:_。【答案】示例一:(1)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严密(2)你的忍性决定你的耐得住寂寞示例二:(1)你的豪爽干练决定你的奔放(2)你的热情奔放决定你的开朗(3)15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自选两种事物,造两个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警句。例: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篮球有时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竹每攀登一步,就作一次小结。【答案】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烟花在生命的奉献中闪耀动人的光彩。-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作业:21 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28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