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4 2019 届高三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练习 语言文字 运用 古代 诗歌 阅读 默写 论述 文本
- 资源描述:
-
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来源:Zxxk.Com出生于东海县的朱自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背影绿荷塘月色春匆匆等_的名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成为_的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为挖掘弘扬朱自清文化,润泽东海城市文明,涵养东海市民品格,作为朱自清先生的出生地,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和东海各界高度重视挖掘和弘扬朱自清文化,平明镇和各中小学校在
2、朱自清文化挖掘弘扬上做了大量_的工作。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和逝世70周年,东海县将以此为契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实举措上,更好地传承弘扬朱自清先生的_和宏大艺术造就。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B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C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
3、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D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语言却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B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C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D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没有华丽的辞藻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4、分)()A耳熟能详喜闻乐见行之有效高风亮节B耳熟能详脍炙人口卓有成效高风亮节C熟能生巧脍炙人口行之有效怀瑾握瑜D熟能生巧喜闻乐见卓有成效怀瑾握瑜4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李明参加招聘会时写给某知名企业的自荐信,文中画线的地方至少有5处语言使用不够得体,请你指出并进行修改。(5分)尊敬的XX公司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李明,来自XX大学,学习成绩优秀。我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我的大作曾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认为我是文艺天才,将来一定会在文艺方面有所成就。看到贵公司的招聘条件时,我感觉非常符合我的标准,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我会为公司鼎力相助。此致敬
5、礼!XX大学李明XX年X月X日答:_5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9分)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许浑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来源:Z|xx|k.Com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做铺垫。C第五句写
6、石涵村民在温暖的春日到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来源:1D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7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6分)答:_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很多诗人也会在不得志时痛苦、悲叹,李白行路难中便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揭露和控诉了秦这种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76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5部分专题2辨析病句——遣词造句求规范言差语错应避免巩固提升沙场练兵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