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文档:第四章 古代诗文阅读 精准训练十五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文档:第四章古代诗文阅读 精准训练十五 WORD版含解析 2018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通用版 文档 第四 古代 诗文 阅读 精准 训练 十五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精准训练十五赏析古诗的写景艺术练前提示古人云:写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耳。景物描写在古代诗歌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分量,诗人们在此苦心孤诣,极尽描写之能事。因此,赏析写景艺术自然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并发展为很重要的题型。这种题型在题干中有“写景特点”“写景艺术”等字眼。在阅读分析时,如果能区分好静景与动景、乐景与哀景、虚景与实景,就为下一步赏析写景艺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答题时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判断。(1)景物选取:有无典型性(指有无季节或地方特色)。(2)写景层次: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3)写景角度: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动态和静态,“味”
2、是触觉角度。不同的角度可以组合在一起,如视听结合等。(4)写景方法: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对比衬托等,以及修辞手法甚至如融情于景等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竹林寺别友人许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答:_答案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落”“深夜”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江晚泊刘禹锡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
3、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答:_答案(1)选取典型景物(暮霞、宾鸿、古戍、旗迥、荒村、犬稀)。(2)富有层次(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暮霞、宾鸿是仰观,旗迥、荒村是远眺,闻犬稀是近听)。(3)视听结合(古戍、旗迥、荒村是视觉,犬稀是听觉)。(4)动静结合(宾鸿飞是动景,古戍、旗迥、荒村是静景)。(5)比喻(宾鸿自况自喻)。(6)白描。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辛弃疾鹅湖归,病起作。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5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题型突破22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