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 九下鱼我所欲也 2020 中考 语文 古诗文 复习 测试
- 资源描述:
-
1、九年级(下)古诗文鱼我所欲也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2.重点实词(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辟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6)万钟于我何加焉()(7)妻妾之奉()(8)是亦不可以已乎()(9)此之谓失其本心()(10)乡为身死而不受()(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一词多义(1)得(2)是(3)于九年级(下)古诗文鱼我所欲也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孟子告子上2.(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祸患,灾难;同“避”,躲避(3)假如,假使(4)踩踏;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5)优
2、厚的俸禄;同“辨”,辨别(6)有什么益处(7)侍奉(8)停止(9)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10)同“向”,先前、从前(11)同“德”,感恩、感激3.(1)取得;同“德”,感恩、感激(2)指示代词,这,这种;这样看来,由此看来(3)表示比较,相当于“比”;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于”(4)代词,相当于“他(他们)”;助词,相当于“的”(5)表示顺承关系,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却、但是二、翻译句子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都得到的话,那么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2.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3.不仅贤者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者能够
3、不丧失罢了。4.(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三、名句默写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蹴尔而与之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四、文意理解1.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4.(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A“恶”在
4、这里是“讨厌,憎恨”的意思。2.AB项,“辟”同“避”,躲避;C项,“得”同“德”,感恩、感激;D项,“乡”同“向”,先前、从前。3.BB项,不符合原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一内容。4.B“加”名词,益处。5.C根据句子的大意来划分。6.(1)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7.A孟子主张人性本善。8.入则无法家拂士9.舍生而取义者也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唐雎不辱使命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战国策刘向2.(1)交换(2)在意
5、。错,同“措”(3)增广、扩充(4)违背;轻视(5)哪里只是(6)愤怒的样子(7)平民;摘下帽子,光着脚;碰,撞(8)面露胆怯之色;道歉(9)明白,懂得(10)平庸无能的人;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11)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3.(1)派遣;出使(2)裸露;只,仅仅(3)名词,愤怒;动词,发怒(4)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相当于“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相当于“在”;相当于“到”;相当于“从”(6)相当于“凭”“靠”;相当于“拿”“用”;相当于“因为”;相当于“把”二、翻译句子1.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啊!2.(因为
6、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3.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4.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送东阳马生序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1)宋濂元末明初潜溪宋濂全集(2)创作主旨、创作经过赠序2.(1)得到(2)借(3)跑;超过(4)指年已二十(5)引、提出;询问(6)周到(7)同“披”(8)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9)破旧的衣服(10)热水(11)给予,赠送(12)饥饿(13)拜见(14)平易3.(1)好像;如(2)周到;到(3)用、拿;因为;表目的,来;把(4)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
7、,指代抄书;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二、翻译句子1.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三、名句默写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益慕圣贤之道4.援疑质理四、文意理解1.(示例一)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示例二)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2.得书之难、叩问之难、求师之艰、
8、生活之苦。3.用同舍生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生活的艰苦和求学的艰难,表现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也说明作者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品质。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热水(2)被,同“披”(3)破(4)毫无2.(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及求学态度的诚恳。4.(1)跑(2)等待(3)香气5.(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6.博览群书、尊师好学、勤奋刻苦。7.(示例)优越的
9、物质条件并不是使人成功的关键,关键看努力的程度。就像宋濂一样,物质条件那样艰苦,但他却毫不在意,把读书看作自己最快乐的事,读书的意志从未动摇,最终成为饱学之士。今天的学生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应该充分利用,刻苦读书,学有所成。(言之成理即可)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9.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1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1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范仲淹北宋岳阳楼记2.词词牌名题目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思念家乡;渴望成就功业。2.(示例)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
10、下阙的抒情蓄势。3.长烟落日孤城闭4.燕然未勒归无计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烟落日孤城闭6.浊酒一杯家万里江城子密州出猎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苏轼东坡居士宋代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词词牌名题目豪放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领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2.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会挽雕弓如满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化作春泥更护花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辛弃疾稼轩南宋苏辛豪放稼轩长短句2.词词牌名题目豪放限时检测技能提升
11、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2.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战士们欢欣鼓舞分食牛肉、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热闹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句式整齐,韵律和谐。3.沙场秋点兵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满江红(小住京华)常考知识应知必会常识概要1.秋瑾鉴湖女侠2.词词牌名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情感。3.早又是中秋佳节4.四面歌残终破楚5.
12、英雄末路当磨折6.秋容如拭曹刿论战常考知识应知必会一、基础梳理1.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丘明2.(1)参与(2)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安身;独自享有(4)遍及、普遍(5)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虚夸,夸大;实情(6)使信服;赐福,保佑(7)指诉讼事件;明察(8)尽力做好分内的事(9)击鼓进军(10)驱车追赶(11)追赶、追击(12)鼓起;第二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3)倒下3.(1)跟随;听从,服从(2)实情;信用(3)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曹刿;起补足音节作用(4)相当于“凭”“靠”;相当于“把”;相当于“按照”(5)于是,就;竟然二、翻译句子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
13、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我看见齐国溃退的车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决定乘胜追击齐军。三、名句默写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3.望其旗靡4.彼竭我盈四、文意理解1.(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2.曹刿深谋远虑,细心从容,能及时把握战机。3.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4.有责任心、爱国;洞察时政,深谋远虑;善于观察,把握战机;沉稳冷静,机敏果断。限时检测技能提升1.(1)参与(2)遍及、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登上企鹅岛_语文S版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