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类型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六 核心突破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7795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2.4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六 核心突破二 WORD版含答案 2019 高考 一轮 复习 备考 资料 语文 江苏 专用 讲义 第一章 语言文字 运用
    资源描述:

    1、核心突破二掌握关键的提炼能力读懂为要,答题有别一、提炼一般性语段及非连续性文字材料语意(一)提炼一般性语段语意1.提炼语段要点(1)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与相声在传媒中的冷清相比,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火爆与人气,颇耐人寻味。在民众中诞生和成长的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这种回归,如果没有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与切磋,失去了舞台的实践和锤炼,没有观众心领神会的捧腹大笑和心心相印的理解沟通,是不会达到的。A.生活实践是相声创作的源泉。B.传统的相声表演形式亟须改变。C.回归观众是相声俱乐部火爆的原因。D.相声只有重返民间舞台才能重获新生。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的

    2、是在传媒中冷清的相声回到群众、回归生活,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切磋,这使得它获得了新的生命力。A项文段中并没有说相声创作。B项文段中没有提到相声的表演形式。C项周末相声俱乐部火爆只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内容的一个引子,怎样使相声获得新生才是本段文字的重点内容。(2)根据所给材料,下面对慕课特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慕课(MOOCs),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公开课程,完全不同于近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公开课程。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它的授课充分运用动画、视频

    3、、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习。A.学生人数多,受益人数多。B.教学内容易激发学员兴趣。C.授课方式生动,授课手段多样。D.教学互动协同性强。答案B解析无中生有。提炼语意常用的几种方法:(1)筛选信息,舍次取主对所给信息进行筛选,将次要的信息如修饰语、事例等删去,只保留最主要的信息。记叙性语段。记叙(陈述)一种现象(状态或事实),在语段中包含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议论性语段。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发表看法、观点

    4、或主张。说明性语段。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规律。一般介绍事物的状态、构造、类别、功能,揭示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2)找出主干,提取中心每一个语段都应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展开,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地把握语段的中心,也是提炼语意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有这几种途径: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出现在段首或段尾;组合关键句或短语;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3)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内容复杂的语段,可以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提炼,形成答案。要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内容全面。(4)比对选项,看选项概括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准确。2.提取关键词

    5、对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词,最准确的一项是()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

    6、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A.万有引力引力波发现影响(意义)B.引力波首次(美国)发现影响(意义)C.引力波爱因斯坦预测证明D.万有引力预测存在证明存在影响答案B解析A项“万有引力”只是一个引入话题,不属于关键词。真正的说明主体是“引力波”。排除A、D两项。C项提取不全面,未把“影响”概括进去。故选B。(1)明确话题,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来展开的。(2)明确与话题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

    7、性词语。(3)寻找中心句。(4)关注运用频率高的词语。3.下定义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A.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陈旧的或没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是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B.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C.创造性思维

    8、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D.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答案C解析首先要依据材料,准确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观察第二句话,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个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清楚地勾画出来加以解决”。然后整合对照选项,确定答案为C。(1)删除无用信息,如重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描写信息,举例信息等。(2)提取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属概念”。(3)寻找主要信息与

    9、事物的本质特征,即“种差”。(4)按“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的句式,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5)比较选项,看各选项是否符合定义要求,如“属概念”是否太大或太小,“种差”是否准确,语序是否合理,是否使用否定或比喻形式(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比喻方式)。4.拟写新闻导语、标题、一句话新闻(1)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目前江西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2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5个,居全国第1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国家级8个,居全国第2位,得天独厚的良

    10、好生态优势成为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极强后劲。A.低碳经济快速发展B.江西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C.江西森林生态资源丰富D.绿色生态成优势答案D解析文段中列举了江西大量的生态资源,该资源是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并未提到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排除A项。文段中提到的资源以森林资源为主,但并不只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所以B项不全面,也可排除。文段中提到了江西森林生态资源丰富,但目的是表明该生态状况是一大优势,是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排除C项。整个文段都在围绕绿色生态展开叙述,故正确答案为D。(2)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材料,最能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一项是()新华网5月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

    11、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的、大量增长的。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A.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B.要把追求经济增长放在我们工作的首要位置。C.不能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耗。D.应当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把过高的能源消耗降下来。答案D解析材料第一句说明经济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第二句强调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绝对不可取。所以,这段新闻材料的主要意思应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控制好能源消耗,D项最符合题意。A项

    12、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表述。B项过于片面。C项“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并不等同于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耗,所以不符合题意。(1)拟写新闻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可以从导语中得到对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写导语的要点是用精练的语言将信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要交代清楚人、事、地及主旨。常用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2)拟写标题拟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的概写,即对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作出概括和说明。一般为短句,有时是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也可用人或物等的名称作标题。可直接表明主题,有时也可用比喻、反问、设问等方式给人留下思考

    13、、回味的余地,促使人读完全文。(3)拟写一句话新闻首先要细看要求,确定要点,把握所给材料的重要信息(首句、过渡句、结论句),注意附加条件。然后选择形式,组合信息。一句话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时间和地点作为状语,原因或作状语或安排于分句中,也可用对偶句。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无论哪种具体题型,所提取的都是新闻五要素,即who(材料所写的对象)、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其中“whowhat”(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是最主要的表述,其余几个包括了消息的其他信息,根据有无新闻价值和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取舍。

    14、(二)提炼非连续性文字材料语意1.某校文学社准备根据以下主题挑选学生习作,下列各组习作与主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主题一:月是故乡明主题二:向青春举杯主题三:和平的钟声主题四:文化与传统A.母亲的微笑青葱岁月我看辛德勒奇妙的昆虫B.温暖的布鞋成长的欢乐人生驿站肯德基印象C.游子折柳年轻的梦想华沙之跪秦腔古韵D.风华正茂原驰蜡象将军白发征夫泪北京的地坛答案C解析A项奇妙的昆虫与主题四不对应。B项人生驿站与主题三不对应。D项风华正茂与主题一不对应。2.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了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第二组

    15、: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A.钟灵毓秀他山之石人间百态B.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C.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D.自然风物他山之石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第一组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科学地理方面的书目,讲述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象;第二组关注的是名人传记和哲学思想类的书目,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进行指导;第三组属于文学名著,关注的是人间百态。答这类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准确理解所给标题、主题及选项词语、文章的含义。如2016年江苏卷第4题第二组中的标题“寸草春晖”,含义很凝炼,需要准确理解。二是在认真分析每组词语(或文章)的基础上,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16、从而归纳出共同点。二、提炼形象化语段语意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B.人是与周围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C.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D.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答案D解析抓住材料中“阴影”造成的原因是“自己遮挡阳光”的寓意即可。对形象化语段,首先要读懂,尤其要读懂那些形象化语句。所谓形象化语句是指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有文采、意蕴而又含蓄的句子。读懂,要注意两点。一是利用语段中其他较为平实、直白的语言信息。一个语段哪怕再形象再含蓄,也一定有较显豁的词语或句子,把它们拎出来至关重要(这样的词语

    17、题干中也有,请一定注意)。二是善于分析形象化语句,尤其是句中关键词。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没有对句子含意的正确理解,表达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毫无意义。一篇文章没有读懂,那是因为有些语段没读明白;一段话没有读懂,那是因为某些句子没读透;一句话没有读懂,那是因为没有分析关键词。因而,分析了关键词,才能明白形象表达的言外之意,提取转述才有依据。表达时特别要注意答案中不要再含有形象化词语。三、提炼图表类材料语意(一)提炼漫画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反映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夸张、变形、对比、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

    18、有较强的社会性。1.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C解析从漫画来看,一个人站在山顶处,看尽山下的景色;还有一批人处在山腰处,浮云遮蔽了他们的视线,所看景色有限。综合其意旨,此图恰好暗合C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情境。2.对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一些人所处地位不同,但本性不变。B.一些人所处年龄不同,但性格不变。C.一些人面对情形不同,态度也不同。D.一些人前行方向不同,心态也不同。答案C解析由漫

    19、画可知,主要讽刺了那些对上谦卑对下傲慢两副嘴脸的人。解答漫画题,重在挖掘寓意:文字画面兼顾,把握漫画主题。注意对比夸张,明确批评方向。联系现实生活,找出讽刺对象。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其中哲理。简洁描述画面,深刻挖掘寓意。解读漫画尤为重要的是,要找出漫画所要表现的对象。有时候,漫画中既有显性对象,又有隐性对象,如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巷口,显性对象是祖孙二人,隐性对象是那个被等候的远游者。厘清对象后,还要确定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依存关系、对比关系、相似关系、矛盾关系等等),从对象之间的关系中,就能发现漫画的内涵。(二)提炼图表语意所谓“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

    20、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表格、柱状图表、曲线图表、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到两个题目,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1.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答案A解析只有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不正确。2.“网约专车”基于互联网约车平台,乘客主

    21、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订单预约及支付。阅读下图,其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年龄上看,“80后”到“00后”成为了网约专车乘客的主力,占比超过90%。B.2534岁的专车司机占近六成,专车驾驶员总体上是个较年轻的从业群体。C.统计表明,“80后”到“00后”乘客对“互联网”的新鲜事物更容易认同和接受。D.专车司、乘人员都集中在一个狭窄年龄段中,表明其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答案D解析“表明其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结论错误。解答这类题要把握两个关键:(1)读懂图表。注重整体阅读。做这类题目,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区别不同图表的特

    22、点。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有一些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的“注”等。(2)比较选项要特别注意数据变化的表述。注意数据变化分析与图表内容是否吻合、一致。注意数据表述分寸是否准确。如表示增长趋势的词语有:“增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等。表示下降趋势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

    23、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不能用倍数)”等。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三)徽标类转换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解答徽标类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因为在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

    24、映的主题。1.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下列对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案由两片饱满的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文化节的特色内涵。B.“竹”像两个“个”字,寓意为创办文化节“个个动手,人人有责”。C.图案外形由变形的数字“6”构成,代表了今年的竹文化节是第六届。D.图案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和文化精髓。答案B解析这个节徽很简洁,外形是数字“6”,代表了第六届竹文化节,内部是由竹叶组成的汉字“竹”;同时,题干中提到的文化节的主题和节徽的颜色也要融入进去

    25、。2.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底色为绿色),下列对图案及创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B.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C.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D.标志留白部分像手托起一支蜡烛,寓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答案D解析解读既不符合徽标的形状特征,又不符合节水的主题。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表象,抓住特征。观察徽标构成要素,抓住其特征是挖掘徽标寓意的关键一步。(

    26、2)由此及彼,合理想象。徽标常采用抽象的图案来展示其独特的创意,因此需要根据特征,展开联想,把徽标的抽象图案与其所属活动、机构或主题联系起来。(3)抓住节点,准确选择。看各个选项,在构成要素与寓意解读两个关节点解读上是否准确。个别徽标如注明色彩,也要关注其色彩意义。一、提炼一般性语段及非连续性文字材料语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

    27、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深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A.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B.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C.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D.“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答案D解析“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是政府与社会行为的结果。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一项对国内109所大

    28、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33.9%。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愿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呈现。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答案A解析材料主体反映的是大学生求职意向倾向于二线城市,B项主体对象不对。C、D两项均是对次要信息(内容)的概

    29、括,故不恰当。3.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对“年画”的定义概括最简明、准确的一项是()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泽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A.年画是民间的一种线条单纯、色泽鲜明、木版水印、题材广泛、历史悠久的图画。B.年画是民间的一种线条单纯、色泽鲜明、机器印制、题材广泛、

    30、历史悠久的图画。C.年画是民间的一种线条单纯、色泽鲜明、传统木版、现代机器印制的,含有喜庆意义的图画。D.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泽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答案D解析下定义是一种老题型,首先要明确写出的定义应为判断句。然后从原语段中概括出年画的相关特征: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木版制、现代机器印制、题材广泛、寓意喜庆、历史悠久等。最后择其扼要,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以多重定状语的形式确定答案。4.某同学从自己摘抄的读书笔记中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乡村的消逝天井中的魅力谁还在唱“二人台”修补时光的人第二组:鸟鸣

    31、里的乡思月下草虫鸣柔橹声声醉旧梦麦收时节第三组:寻找瓦尔登湖流浪者的乡愁美丽西藏我的文学梦A.乡村表情心灵故乡文化印记B.文化印记心灵故乡乡村表情C.乡村表情文化印记心灵故乡D.文化印记乡村表情心灵故乡答案D解析第一组,“乡村”“天井”“二人台”“修补时光的人”都体现了文化;第二组,“鸟鸣”“草虫鸣”“柔橹”等都是乡村特有的东西;第三组,“瓦尔登湖”“流浪者”“美丽西藏”“我的文学梦”,都体现了“精神生活”。5.阅读下面的文段,最接近其意旨的一项是()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

    32、走歌。(余光中青青边愁)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C.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文学、文字的力量的永恒性,与C项诗意最接近。二、提炼图表类材料语意题6.下列诗句与画面意境最不相符的一项是()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对局清宵解客醺,坐窥玄妙杳难群。D.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答案C解析诗句中的内容是“对局”,画面中只有一个人,诗歌和画面的内容不吻合。7.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时,眼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B.媒体要对大众

    33、负责,不能截取事件的局部误导读者。C.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真相。D.看事情不能只看局部,更要看到整体。答案C解析漫画内容与“换个角度看问题”无关。8.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似乎得到了安逸,但失去的却是自由。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D.真正的关爱就是对天性的尊重。答案C9.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按“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C.图片

    34、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D.图片没有人物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答案B解析此题是呼吁人们珍惜水资源,“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错误。10.下列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国家统计局20092014年客运量统计表年份指标(万人)201420132012201120102009客运总量220939021229923804035352631932695082976898铁路客运量235704210597189337186226167609152451公路客运量19081981853463355

    35、7010328622030527382779081水运客运量262932353525752245562239222314民航客运量391953539731936293172676923052A.铁路客运量和民航客运量逐年增长,刺激了客运总量的递增。B.对持续攀升的公路客运量和水运客运量,2012年是一个拐点。C.铁路客运量虽持续增长,但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比例没有上升。D.水运客运量与客运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且后者取决于前者。答案B解析A项“客运总量递增”错误,客运总量在从2012年到2013年出现了下降。C项客运总量2014年与2009年相比出现下降,但是铁路客运量逐年增长,因此在客运总量中所占

    36、比例上升。D项客运总量不仅取决于水运客运量,还包括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民航客运量。11.下图表示的是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总结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B.人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加。C.人与教师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多。D.人与父母、同伴、教师的交往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解析人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多,之后则维持比率基本不变。12.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志,对它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志整体突出一个书法“冬”字,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B.标志中的“冬”字的上半部分

    37、变形为一个滑雪的人的形态,指出了冬奥会运动项目。C.标志中的“冬”字的下半部分与后面的图形组成了“2022”,指出了冬奥会举办时间。D.标志中的五环凸显了冬奥会运动的主题,并且象征着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答案D解析该图中有“北京”的拼音和“候选城市”的英文,还有用书法书写的“冬”字、“2022”、“奥运五环”。结合标志的名称,关注构图要素形态变化上的特点,即可准确理解。D项中“象征着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和主题关系不大,引申过多。13.下列对“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标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标志由五角星结构、橄榄枝、三角符号、五个小五角星、汉字和英文组成。B.标志由整个圆形结构切割形成地平线,五星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中国地震救援队为灾区人民带来无限希望。C.中间简化的五角星结构与下面的三角符号有机结合,巧妙地构成了一个人形,其中三角符号强调了地震救援的安全性。D.标志外围的橄榄枝,赋予整个标志以国际意义,表明该救援队不仅担负中国国内的地震救援任务,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地震灾害救援。答案C解析首先观察画面,看整个画面的组成部分,包括文字部分;然后联系标志名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揣摩各构图要素的寓意;最后分析所给选项,C项中“三角符号强调了地震救援的安全性”错误,三角符号强调的是地震救援的紧急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江苏专用)讲义: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运用 专题六 核心突破二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79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