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3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讲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概括文本内容要点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3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概括文本内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即概念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概括分析文本内容要点,是指把散落或蕴含在文章中的要点通过分析概括出来。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二是对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三是对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命题角度1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考点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中得
2、到充分体现,成为本年度试卷的一大亮点。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注重把握文中涉及的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质以及涉及的对象,从词义、句意等多个角度来理解概念的含义。落实关键能力理解重要概念含义“2注意”(1)注意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主要指构成概念的要素的总和,即概念的本质特点;所谓“外延”,指概念涉及的对象的范围。内涵决定了外延即概念涉及的对象的范围及其体现的特点。(2)注意运用推理比对法。概念含义题题干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言可以直接比对,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后才能完成。推理比对法,侧重对概念内涵的具体理解,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所以比对时考生需要对文本材料综合解读,对相关信息综合理解,
3、才能推断题干的正误。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真题体验T二”),完成后面的题目。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 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 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 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 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要求考生对“沿革地理研究”这一概念进行解读,从中找出不属于本概念范畴的选项。解答这类题,要针对原文,弄清“沿革地理研究”的内涵与外延。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对于“沿革地理研究”这一概念的解读主要集中于材料一中的四、五段和材料二中的最后一段,要注意从中梳
4、理关键信息,然后与四个选项进行比对。第三步:遵原则,巧比对依据材料一中的第四、五段内容可知,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概括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可知,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的演变过程,以探寻其中的规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据此可知,“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故选D。答案D命题角度2为文中重要概念下定义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
5、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 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落实关键能力符合定义格式,抓住概念特征1符合下定义的格式要求下定义时,语言必须符合“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包含被定义概念范围的上一级概念)的格式要求。根据这个格式,在试题指定的材料当中,分析并选取这三项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定义即可。2抓住定义项特征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3下定义,要用好“四条原则”(1)定义必须相称: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都可称为“知识分子”。(2)定义
6、不能循环:如“魔术是一种魔术”。(3)定义不能否定:如“浪漫主义不是唯美主义”。(4)定义不能比喻: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规范答题思路典例2(2020新高考全国卷)请结合材料(阅读文本见“真题体验T二”)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找到“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根据材料一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的邻近属概念应该是“学科”。第二步: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就是“种差”(1)在材料一第五段中,有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即“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7、“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2)在材料二中,揭示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从中可以看出,历史地理学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变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其规律。第三步:组织语言,规范答案一般情况下,可以套用定义格式,即形成“历史地理学是分支学科”的答案,但有时因圈定要点的需要,也可灵活掌握。组织答案答案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命题角度3概括分析内容要点概括
8、分析内容要点是指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要点加以概括。这里主要涉及作用、影响、模式、特点、措施、原因等方面。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筛选是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整合是对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落实关键能力概括分析内容要点“3步骤”规范答题思路典例3(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何为“新基建”?日
9、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85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