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吉林省 辽源市 第五 中学 2019 2020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扫描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辽源五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答案1.C 解析 A项“因果颠倒”。结合原文第一段前半部分,可知“手工业以及文艺领域都快速发展”是“明代家具业”发展不同寻常的“因”,而非“果”。B项“扩大范围”。按照原文第二段“其中以黄花梨最佳。这种硬木所制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很小。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可知“斑竹”属扩大范围。D项“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可知,D项中“清代的家具最华贵富丽”错误。2.A “说法不当”。按照原文第二段的意思,“论述了漆饰家具”,但非重点论证。3.B “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一段“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
2、”的表述,并结合第二段内容,并不能得出“木料的色泽”与“漆作行业兴旺”之间存有“促进”关系。4.B 解析:A材料一第一段第二句原文有“目前发现”,另是“主要”途径;C说法过于绝对;D无中生有。 5.D 张冠李戴,是死于“普通流感”.6.因为现没有特效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所以我们要加强预防和隔离: (1)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人们外出必须佩戴口罩;(2)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所以人们要做到家中勤开窗通风,减少或不去人员密集场所。(3)由于该类重症患者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人们学会自查(出现发热等明显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一点一分,两点3分,三点5分
3、)7.C 解析:A项,董玉轩不肯轻易地倾囊相授,是怕侯七离开一品轩,自己十几年的栽培也就付之东流了,认为“董玉轩自私和猜疑”则言之过重;B项,“侯七见了心中一喜”“侯七听毕心中又是一喜”,生动表现了侯七想轻松赚一把大钱,急于自己当老板的心理;D.项,侯七并非孤儿,他偷买的玉璧并不是假玉璧,玉璧是真的且名贵,只不过是长平公主死后下葬时用过的,裹污秽之气,已经不值钱了。8.为了让侯七来继承自己的衣钵。文中提到董玉轩的两个儿子无一人可以随他做古董生意,所以董玉轩要另寻接班人,才会设局以留住他。因为侯七眼明手快,能说会道。聪明能干,虚心好学,有事业心,把一品轩打理得井井有条,虽“嘴油舌滑”,急于求成,
4、但在董玉轩看来侯七是块“好玉”,虽有瑕疵但值得雕琢。因为侯七虽有理想但急于求成,好玉尚需雕琢,人更要几经雕琢才能成器,所以董玉轩才精心设局来考验磨砺他,将来好“委以重任”。9.使小说的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令人回味。作者安排董玉轩临终时说出真相,使故事情节陡折逆转,掀起小说结构上的波澜,强化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引起读者的深思。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作者在结尾揭示是董玉轩不露声色巧设局,更能体现作为老板的董玉轩精明机智的形象。而侯琢玉得知真相后的冷静理智的反应,更可见侯琢玉经过一番磨砺成长后的成熟智慧,这样同时丰富了侯七和董玉轩的人物形象。可以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小说结尾笔锋陡转,惊人耳目,进
5、一步深化了小说主题(参考主旨:人如璞玉,需几经雕琢,才能成器;做事要脚踏实地、专心向学,不可急于求成;做人应光明磊落、安守本分,不可投机取巧等),给故事赋予了更为深广的涵义。10. B 解析:原文标点为:“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11. A 官员居丧要离官位。12. B “以威力镇之”错,“以威力镇之”的是以前的官员。13. (1)孙谦任郡县长官,常常努力鼓励督促百姓耕种农田,种桑养蚕,力求地尽其利,他辖下百姓的收入常常比相邻郡县百姓的收入多。(劝,务,状语后置各一分,句意2分)(2)有个彭城人叫刘融的,行乞吋病重,无家可归,他的朋友
6、用车把他送到孙谦的家中,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笃,舆,以各1分,句意2分)14.C 尾联表达了对李景俭升为军司马的喜悦之情,对友人仕途前景充满期望。15.运用比喻,用“埋于泥沙之剑戟”“困于浅滩之蛟龙”比喻受埋没之人才,既喻友,也喻己;(2分)“终难久”“可在多”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3分)16.(1)蟹六跪而二螯 (2)蓝田日暖玉生烟 (3)飞湍瀑流争喧豗 (4)唯见江心秋月白(5)艰难苦恨繁霜鬓 (6)官盛则近谀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8)环珮空归夜月魂 (9)谪戍之众 (10)无复鸡人报晓筹17.B 解析:
7、“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第一处说“更有当头的棒喝让你心生敬畏”,由“当头棒喝”可知,此处应是说受到启发,彻底醒悟,应使用“醍醐灌顶”。“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第二处,说的是“在即将失足的顿然醒悟”,这是说危急的关头,应使用“千钧一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第三处,是说“躺在书本上的这
8、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让人一下子就可以接触到,应使用“触手可及”。“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牵强附会”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第四处,此处是说不相关的传说,应使用“牵强附会”。故选B。18. D 由前文可知,“山梁便是桥面”,这是写到桥面,紧着接便该写桥面的宽敞让人忘记桥侧是深渊,同时也是忘记脚下是滔滔流水,考生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A项,先说“脚下是”,后说桥面“宽敞”,前后内容不连贯,故排除;B项,前面说“让你放心”,后面应是从“你”的角度来说,应是说“脚下”,而选项中却以“滔滔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17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