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8

类型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课件:《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5499
  • 上传时间:2025-11-15
  • 格式:PPT
  • 页数:58
  • 大小:2.3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资源描述:

    1、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文言句式倒装句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主语和 谓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是句子里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谓语是回答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定语、状语定语是加在名词前的连带成分,它起着修饰、限制作用。如“他的态度”中“他”是修饰成分,做定语。状语是谓语前的修饰语,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前的连带成分,起着修饰或限制其他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如“轻轻地放下”中轻轻是状语.分析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

    2、故。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请看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文言文中有哪些常见的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二.判断句三.省略句四.被动句谓(动)宾介词宾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将安之?王曰:“何为者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将安之?王曰:“何为者也?”苦何之安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苦”“之”“为”的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

    3、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豫州今欲何至?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

    4、甚众D、未之多见也C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不知句读、不解惑有何厌唯从命唯图利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何陋之有?B、唯余马首是瞻。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D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

    5、点3、项王项伯东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以何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向东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之二虫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广厦千万间。D、宋何罪之有?C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

    6、?D、何故而至此?A定语中心词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求人可使报秦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荷担之子孙可使报秦之人知其事之宾客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千里之马铿然有声之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尝遗余核舟一。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

    7、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 数量词一(只)核舟十二(头)牛一双白璧、一双玉斗1、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B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状语中心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申之以孝悌之义。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从)蓝取之、于(比)蓝青乎(对)己参省以(用)孝悌之义申之以(把)事具告

    8、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遂与秦王会渑池。得璧,传之美人。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在)河北作战、于(在)河南作战于(在)渑池会见于(给)美人于(给)秦王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句是()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得复见将军于此。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主语谓语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安在公子能急

    9、人之困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汝之不惠甚矣!我少年中国美哉!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1.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判断句:2.,者也。3.者,。4.,也。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例:马之千里者,一

    10、食或尽粟一石。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判断句:5.也。6.“为”表示肯定判断,可译为“是”。7.“乃”表示肯定判断,可译为“是”。8.“即”表示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例:吟鞭东指即天涯。判断句:9.“则”表示肯定判断,可译为“是”。10.“是”做动词,表示肯定判断。11.“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例:兵革非不坚利也。一翻译下列判断句环滁皆山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1、。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臣本布衣。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指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主要有:1.省略主语例:()便舍船,从口入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渔人鼓鼓择3.宾语省略例:投()以骨。君与()俱来。4.介词宾语省略例:林尽()水源。急湍甚()箭。5.量词省略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省略句:之之于于个指出以下句子各属于何种省略,并补出省略的词语。1可以()一战2或异()二者之为3()杂然相许4()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之于全家人余蒋氏补出省

    12、略的词语,并翻译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村人村人村人之之渔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这类句子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被动句1.有标志词语1)“为”表被动2)“于”3)“为所”“见”表被动被动句例: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例: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2.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4.谓语前置二.判断句 三.省略句 1.句中用“者”,句末用“也”,即用“者也”表示(有的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或者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2.句中不用“者”,句末也不用“也”。3.用“为”、“乃”、“则”等词表示。1.主语省略2.谓语省略3.宾语省略4.介词宾语省略5.介词省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课件:《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49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