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第三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宜宾三中2014级高二(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
2、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另外还有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
3、”,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
4、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节选自“鲁迅”的“现代价值”钱理群)1. 以下选项不属于文题中的“鲁迅”一词范畴的一项是()A.
5、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讲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实践。B. 指20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C. 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2. 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
6、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D20世纪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世界性所表现出的两种形态平行性与相互影响性。3. 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好,是鲁迅的研究者,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鲁迅的思想与文学。C文中所说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因此也包括一批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D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是一种“文化反抗”和“文化坚守”,这
7、也正是作者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的原因之一。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聂隐娘者,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及夜,果失隐娘所向。后五年,尼送隐娘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及明,至大石穴中,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猱极多。尼先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尼与我药一粒,兼令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可断。逐令二女教某攀缘,渐觉身轻如风。一
8、年后,刺猿猱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受以羊角匕,刃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瞑,持得其首而归。尼大怒:何太晚如是?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某拜谢。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曰:汝
9、术已成,可归家。遂送还,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亦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 (节选自唐裴铏传奇小说 聂隐娘)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度其门隙无有障碍 (音du ,揣测)B.隐娘初被尼挈 (音qi , 带领)C.无有蹶失 (音ju , 摔倒)D.受以羊角匕 (通“授”,给)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决其首来 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B有尼乞食于锋舍 孰与君少长?曰:长于臣
10、C皆决其首而归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以药化之为水 父不敢不从,遂嫁之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是( )A.隐娘十岁的时候,有一个尼姑看中了她,主动要求教育隐娘,被聂锋拒绝之后,强行抢走了隐娘。B.知道了隐娘身怀杀人绝技之后,聂锋非常害怕,也不甚怜爱她,所以将她嫁给了磨镜少年。C.隐娘受训四年后,刺杀技巧已非常高超,已能在白天于城市中刺杀人,而不被旁人看见。D.尼姑将隐娘带到山中,给她一颗灵药和一把二尺长的宝剑,让她与猿猴一起在峭壁上接受训练。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
11、大名著”之首,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B、 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C、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