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藤野先生教案(详细版)(2025秋).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藤野先生教案详细版2025秋 初中语文 新人 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先生 教案 详细 2025
- 资源描述:
-
1、7 藤野先生【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了解反语的修辞手法。思维能力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抓住文中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感受他的高尚品格。(重点) 审美创造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揣摩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完成第7课预习部分。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感知文意,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感受人物品格。2.梳理文章线索,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
2、新课师:请同学们默读屏幕上的文字。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师:古之学者必有师。以上是我们七年级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我”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描写。童年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十分信服、敬畏。除了寿镜吾先生,让鲁迅感念的还有一位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鲁迅为什么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老师吧!(板书:藤野先生 鲁迅)设计意图由所学导入,回顾学过
3、的课文内容,“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二、初读感知,触摸“伟大”1.预学展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字词积累。(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文体知识”“字词清单”栏目)设计意图以黑板板书、屏幕显示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初读感知(1)抓住外貌描写,获取有效信息。师:大家能分清图片上哪个是鲁迅,哪个是藤野先生吗?文中是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的? 预设 右图为鲁迅、左图为藤野先生。文中第6段:“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设计意图根据图片区分鲁迅和藤野先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关注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感知文本的过
4、程中提取有效信息。(2)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评价一下藤野先生。(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简要说感受)提示:抓住关于藤野先生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围绕“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句话进行理解。预设 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严谨、尊重他人、富有人情味、有探究求实的精神等。设计意图一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整体感知,一词立骨,抓住反映人物内核的词语“伟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梳理内容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到过的地点。预设 东京仙台北京。师补充:本文是按“东京仙台北京”的地点转换顺序行文的,着重记述了“我”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的见闻和感受。2.概括事件
5、师:文章围绕藤野先生写了哪几件事?预设 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告别藤野先生。3.分段概括师:请同学们在梳理内容、概括事件的基础上,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述各部分大意。预设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4.提炼线索师:刚刚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了解了文章所讲的事件,那么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串联这些事件的?预设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方面以作者与
6、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再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分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另一方面,以作者的爱国情感为暗线,很多材料,如写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写赴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写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等,都围绕着这条暗线展开。设计意图本文篇幅较长(38段),从查找故事发生的地点入手,通过跳读,概括人物事件,进而概括全文大意,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四、深情朗读,以声传情(选读片段,指点学生朗读)教师小结:1.读对“清国留学生”装束的描述时要用嘲讽的口吻。2.读“日
7、暮里”与“水户”处要流露出深沉而忧虑的感情。3.读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之处要表现出对藤野先生的敬意。4.读“匿名信事件”与“看电影事件”时要表现出强烈的愤慨。5.读“告别”部分要表现出不得不惜别的师生深情。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教师更要从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方面引导学生根据文字内容,把握语感,读出情感,从而实现“以读促悟”。第2课时【课时目标】1.根据具体事件,把握人物形象,感受藤野先生的品质。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自然引入师: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内容,提炼了文章的线索,初步感知了藤野先生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文本
8、,进一步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理解作者在特定时期的情感,并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二、以事知人,体会“伟大”1.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师:选择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事,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预设初识藤野先生:不拘小节、比较随性、生活简朴、治学严谨。添改讲义:认真敬业、平等待人、有真正的教育者的胸襟、没有民族偏见。纠正解剖图:尊重科学、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和蔼可亲、认真负责。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热情诚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师点拨:本文的目的不是叙事,而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事件中去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我们在写作时,也应围绕人物,选择最能凸显人物性格和品质的典型材料。2.侧面衬托的
9、作用师:“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是否有跑题之嫌?资料助读:大背景:日本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后,国富兵强,青年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往往妄自尊大、思想狭隘,在他们眼中,那时的中国是弱国。小背景:在仙台医专中,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笨,是低能儿,学西洋医学不可能及格,他们不能容忍一个中国人学习成绩在一百多名日本学生中居中,因此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中国学生心生不满。预设 “匿名信事件”中虽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但是通过日本学生会干事的言行反衬出了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藤野先生作为教师,对“弱国”的学生没有歧视和偏见,而是表现出热情和关心,他是正直善良的、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他的高尚品质
10、难能可贵。而“看电影事件”激发了“我”对祖国的忧思,是“我”决心放弃学医并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师补充:正是“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鲁迅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去日本学医,本来是希望学成后可以疗治国民的体魄,而这些经历,使他意识到比体魄更需要疗治的是国人的灵魂,他认为必须要唤醒民众麻木的思想,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教学生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写人物时,可以直接描写人物,也可以用对比、衬托等手法来侧面表现人物。三、咬文嚼字,品味语言1.情境还原读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89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